兰陵王.小坡以和清真词索和,久未有以报也。吴昌硕新得一石,云系水绘盦物,诵芬述德,感不绝于余心,因成此解

恁肠直。一片当时瘦碧。

风流尽歌吹竹西,忍见韩陵可怜色。凄凉说故国。

曾识平原座客。

高吟向,银烛翠樽,搥碎珊瑚一千尺。于今总陈迹。

算梦冷琴衣,香堕筝席。东风杜宇啼寒食。

便一树梅萼,几丝杨柳,销魂都怨遍水驿。

有谁过江北。悲恻。恨怀积。伴短病长愁,吴质萧寂。

茫茫吊古秋何极。约后夜明月,矮篱吹笛。

人间何世,念往事,泪先滴。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往昔繁华与故人的深深怀念。"恁肠直。一片当时瘦碧",开篇即传达出一种空荡与落寞的情绪,如同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一片清冷的回忆。"风流尽歌吹竹西,忍见韩陵可怜色",通过竹西的歌声和韩陵的遗迹,勾勒出昔日宴饮的热闹场景,而今却只剩凄凉。

"曾识平原座客",提及的是历史上的人物,暗示着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仰慕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高吟向,银烛翠樽,搥碎珊瑚一千尺",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夜晚高声吟唱,仿佛能听见那破碎的珊瑚,象征着逝去的美好不再。

"于今总陈迹",表达了对过去的彻底追忆,"梦冷琴衣,香堕筝席"则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东风杜宇啼寒食",借杜鹃鸟的啼声,寓言了春天的消逝和生命的无常。"销魂都怨遍水驿",将愁绪寄托在水路驿站,遍布天涯。

"有谁过江北",诗人发出疑问,无人能理解他的悲痛。"悲恻。恨怀积",满腔愁绪难以排解。"吴质萧寂",借典故表达孤独与寂寞。"茫茫吊古秋何极",秋意加深了对历史的沉思。"约后夜明月,矮篱吹笛",想象在未来的某个夜晚,只有明月和笛声陪伴,更显孤独。

最后,"人间何世,念往事,泪先滴",诗人感叹世事变迁,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化为泪水,直击人心。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无尽感慨。

收录诗词(142)

冒广生(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同叔先生以词留别,谱此,即送其归宝山

鸱夷单舸,问先生此去,可曾安置。

湖水湖风秋万顷,大好幽居清睡。

箬帽捞虾,竹弓射鸭,足了平生事。

销磨淮海,元龙豪气除矣。

想像老屋瀼东,薄田阳羡,种菜藏书地。

手植玉梅三百树,沁得诗魂都醉。

钱凤何人,董龙是狗,莫问今何世。

茫茫江水,不归吾亦堪誓。

形式:

满庭芳.红兰图题词,同瓯碧作

一担蟾规,两行鹃泪,钟情祗有侬知。

颦烟恨雨,惆怅似当时。

莫过山塘旧路,怕蘼芜都怨佳期。

是谁把倡条冶叶,零落染燕支。

离离幽寤影,凄凉风露,感我天涯。

便陈王才调,难赋灵妃。

录遍侍儿名字,总饶他空谷芳菲。

漫持比江南红豆,一样种相思。

形式:

清平乐(其一)

啼肌瘦骨。几日华容歇。欲诉闲情生石阙。

踏碎一阶明月。相思心字成灰。黄金难买春回。

已是碧桃落尽,刘郎何事仍来。

形式:

清平乐(其二)

鹅衾熨铁。梦转镫光灭。除是见时能与说。

又恐见时凄切。别来短札相望。朝朝怀袖中藏。

偏被旁人偷觑,赞他临十三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