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

陶令辞折腰,达生愧形役。

余无腰下组,欣得附遗逸。

志爱名山游,不待婚嫁毕。

访古入栗里,摩挲醉翁石。

颓然苍烟中,宛尔面犹识。

茅屋隐在望,五柳共萧瑟。

云山何渺渺,巾车日将夕。

瓦雀鸣檐端,稚子候门隙。

凡物良有依,孤生贵所适。

朗咏田园篇,千载竟不隔。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栗里》由明代诗人朱茂晭所作,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与心境。诗中以陶渊明为引,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解脱。

首句“陶令辞折腰”,借用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达生愧形役”则道出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与自省。接着,“余无腰下组,欣得附遗逸”,诗人庆幸自己能够摆脱官职的束缚,追随陶渊明的脚步,过上隐逸的生活。

“志爱名山游,不待婚嫁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婚姻世俗的超脱。接下来的“访古入栗里,摩挲醉翁石”,描述了诗人探访古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诗人置身于苍烟之中,仿佛回到了古代,与古人对话,感受历史的沉淀。

“颓然苍烟中,宛尔面犹识”,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使时间流逝,那份内心的平静与喜悦依然如故。接着,“茅屋隐在望,五柳共萧瑟”,通过描绘简朴的居所和周围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云山何渺渺,巾车日将夕”,描绘了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的山景,以及诗人驾车归家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最后,“瓦雀鸣檐端,稚子候门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以及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隐逸生活、家庭温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

朱茂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园杂诗

鸟啼春昼閒,雨过池草绿。

飞花不待风,纷纷自相续。

静夜弹鸣琴,湘帘隔华烛。

尚想慕幽人,沈思乱心曲。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拟古

朝阳生东树,微月流西岑。

清泉活活流,好鸟交交吟。

春夏气候殊,凉燠自骎寻。

美人崇兰佩,芳香袭衣襟。

邈然与世隔,空睇瑶华音。

蹇修曷为言,感慨投吾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宿何氏山居

日南气多燠,草树冬未黄。

山行不山宿,爱君溪上堂。

村居百事集,异书探石仓。

香粳初脱杵,嘉鱼出寒塘。

既觞复就奕,明月登我床。

野田犬惊睡,每吠灯烛光。

乃知静者意,所遇皆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陶饮酒诗

寄此一椽下,日遭群动喧。

我自饮吾酒,勿觉日影偏。

终身在城市,仍不异云山。

清风与明月,有时相往还。

昨者事已往,今者又何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