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房山画

风流一代房山老,胸中丘壑蕴天巧。

有时意匠稍经营,万叠云山笔端扫。

呜呼斯人往矣不可攀,画图千载遗人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高房山老先生的绘画艺术,将他比作自然界的巧匠,其胸中蕴含着天地间的巧妙构思。诗中提到,高先生在创作时,偶尔会精心设计,将万千云山轻盈地挥洒于笔端。然而,这位艺术巨匠已逝,但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年,依然在人间传颂。此诗通过对高房山老先生艺术成就的赞誉,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长歌一首寄寿子进家兄五十

戊申之岁暮春初,二月四日天气舒。

我兄行年五十旦,今日初度喜乐胥。

东风吹绿盈桑榆,蔼蔼佳瑞充门闾。

堂上拜母答劳劬,儿侄妇女联裳裾。

亲朋杂遝亦来趍,献寿既毕坐亭庐。

筵前清酒列百壶,剩刲鹅鸡剥羊猪。

俗乐次第鸣琶竽,年当富贵非可诬。

此乐之外复何如,惜哉仲弟留京都。

不及奉觞同笑呼,朝来起望东天隅。

再拜祝兄不敢谀,愿兄寿年八十馀。

种田有秋倍获租,登山足樵水足渔。

奉我慈母永无虞,子孙识字作农夫。

莫羡系紫并纡朱,想兄今日甚欢娱。

还曾念及弟也无,弟也十载走官涂。

备尝苦澹忘甘腴,年来霜雪生眉须。

颇觉厌佩腰间鱼,便欲挂冠遂悬车。

行问君王乞鉴湖,长歌式微赋归欤,与兄共读先人书。

形式: 古风

读书有感

束发耽书便下帷,编芸简蠹费翻披。

文从东汉言辞陋,诗到西昆体气衰。

千载未知谁独立,昔人何事苦争驰。

愿言独抱遗经䆒,刊落纷华与道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清明日访景元隐居

接席生徒静不哗,先生燕坐岸巾纱。

清明门外新垂柳,寂寞篱边旧种花。

争云问字扬雄宅,或是饭牛颜阖家。

长安道上红尘客,得似闲居阅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西湖

波光一碧净无瑕,杨柳芙蓉紫翠加。

岸岸楼台围绮丽,船船歌管载繁华。

苏堤北去岳王冢,葛岭西来贾相家。

富贵功名总如梦,孤松岁岁自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