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红紫春来总浪誇,风流须让牡丹花。

盈盈仙掌盛朝露,冉冉酡颜映晚霞。

此物宜栽天子苑,为谁来自野人家。

客中相对俱寥落,且与殷勤举玉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牡丹》描绘了春天里牡丹花的艳丽和风姿。首句“红紫春来总浪誇”,以略带贬义的“浪誇”一词,表达了对其他花朵在春天争相斗艳的热闹景象的评价,认为唯有牡丹才真正值得赞美。次句“风流须让牡丹花”,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盈盈仙掌盛朝露”描绘牡丹花瓣上挂着晶莹的朝露,犹如仙子手中的托盘,增添了其清雅脱俗的气质。“冉冉酡颜映晚霞”则通过晚霞的映衬,展现了牡丹盛开时如醉如痴的娇艳色彩,仿佛带着微醺的红晕。

诗人接着想象牡丹本应在皇家园林中供奉,却“为谁来自野人家”,暗示了牡丹的高贵与平凡生活之间的对比,也流露出对牡丹命运的感慨。最后两句“客中相对俱寥落,且与殷勤举玉洼”,在感叹自己身处异乡,与牡丹相对而感到孤寂的同时,借酒浇愁,表达了对牡丹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83)

李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投李右辖十六韵

汉家三十六将军,谁似安东第一勋。

练卒旧谙蛇鸟阵,斩关新殄虎狼群。

金城列镇频纡策,玉帐巡行竟解纷。

笳鼓五更传落月,旌旗千里捲归云。

孙吴自古虽论武,贾邓从今但讲文。

樽俎折冲兵愈奋,河山带砺劵还分。

虽居鼎鼐崇儒士,解使儿童识相君。

名动虎闱风肃肃,恩流凤诏水沄沄。

营屯细柳连春色,山转乌龙对夕曛。

万里守边严号令,三农在野乐耕耘。

门延申白衣冠盛,座引邹枚礼数勤。

诗句赓歌情缱绻,香炉宴寝昼氤氲。

不才曾辱封书召,多病空劳使者闻。

满拟布衣甘杞菊,岂期金屋到玄纁。

路从薇省朝天上,舟过桐江泊水濆。

知己感深无以报,谩凭长律颂清芬。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赠金中孚十二韵

在眼交游总俊髦,多君才调独风骚。

蜀都巧织千机锦,巫峡雄翻二月涛。

心入阴何诗窟远,名登李杜将坛高。

虽承紫诏终辞禄,若赋丹墀定夺袍。

行李清秋逢县署,杖藜薄暮过林皋。

金盘屡出银丝鲙,翠瓮新开玉色醪。

醉后脱巾犹举爵,狂来秉烛更挥毫。

孙阳颇解知天马,欧冶偏能试宝刀。

莫作后尘工语丽,要追前辈拟心劳。

吟残春草看衣线,添取晨霜上鬓毛。

百里去程山岌岌,双溪归兴水滔滔。

元龙楼上凭斜月,深夜怀人首重搔。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送杨文开归金陵十韵

金陵自古帝王居,佳丽相传画莫如。

王气不销龙虎地,清光长射斗牛墟。

青毡作客愁无那,白发还乡乐有馀。

联辔总来金騕袅,挥毫频对玉蟾蜍。

难兄学问趋天禄,令弟才名动石渠。

共扫松楸经雨露,同依桑梓送居诸。

沙头酒尽双瓶后,江上帆开一棹初。

李白诗成谁倡和,杨雄赋在自吹嘘。

秋风此日看鸿雁,春水明年忆鲤鱼。

石井峰前读书处,也应飞梦到茅庐。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送孔士安教谕之孔林十六句

孔林东望路漫漫,客子清晨跨锦鞍。

岱岳云开青未了,济河冰泮绿犹寒。

壁藏科斗今人识,经载麒麟后代看。

入庙定闻周礼乐,到乡因会鲁衣冠。

坛存琴奏千年古,墓拱楷连百亩宽。

赠友但凭诗句好,离筵须望酒杯乾。

去时春雨梨花白,回日秋风桂子丹。

百尺楼头开宴处,候君重与罄交欢。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