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荅常心吾中丞寄问二首(其一)

别后渺愁予,秋来得报书。

未过衡渚雁,早下武昌鱼。

天地方多难,江湖有索居。

间踪休更问,头白侣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秋日答常心吾中丞寄问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别后渺愁予”,诗人以“渺”字形容离别后的孤独与忧愁,直接点出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接着,“秋来得报书”一句,通过收到友人寄来的书信,表达出在秋日里得到友人消息的喜悦与安慰。

“未过衡渚雁,早下武昌鱼”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典故。未过衡渚的雁,暗示着友人虽未亲自来访,但如同南飞的大雁,传递着远方的消息;早下武昌的鱼,则象征着友人的心意如鱼儿般迅速到达,表达了友人间深厚的情谊。

“天地方多难,江湖有索居”两句,诗人将个人的孤独与忧虑融入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江湖中独自生活的无奈与苦闷。

最后,“间踪休更问,头白侣樵渔”两句,诗人以“间踪”自喻,表示不再追问世事的变迁,而是选择与山林中的樵夫渔人为伴,过着隐逸的生活。这既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也是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秋日荅常心吾中丞寄问二首(其二)

何地容高隐,江楼万竹青。

晓猿谙报客,夜鹤解听经。

天迥悬卿月,山深阅岁星。

会传宣室召,莫勒草堂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赠诗僧

拥锡来吴岳,诠经住鲁城。

王孙除馆待,郡牧扫门迎。

藻思烟霞润,风神水月清。

谈诗吾已倦,亦欲学无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朱元长北试京兆

西风吹桂树,欲发上林枝。

河畔停舟夜,花前对酒时。

愁深谈旧事,别久见新诗。

几日泥金到,山中有梦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方胥成山人南游淮上

君行复几岁,今夕问归舟。

客久黄金尽,天寒白露秋。

寸心酬侠气,斗酒结离愁。

莫叩淮南幕,中丞抱国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