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花木

园丁妙手即花神,换叶移枝伪脱真。

刀剪岂能伤化力,色香无复记前身。

春深自有鸾胶续,岁久行看鹤膝伸。

堪笑微生亦如此,任呼牛马定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接花木》由元代诗人欧阳玄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丁嫁接花木的技艺与自然界的奇妙变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工之间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首联“园丁妙手即花神,换叶移枝伪脱真。”开篇即点明了园丁嫁接花木的高超技艺,将他们比作赋予生命与魔法的花神,形象地描绘了园丁在花木间施展的神奇技艺,如同赋予植物新的生命,让它们在形态上虽有所改变,但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与本质。

颔联“刀剪岂能伤化力,色香无复记前身。”进一步阐述了嫁接技术的精妙之处,强调了园丁的技艺不仅没有伤害到植物的生命力,反而让它们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植物经过嫁接后,其外在的颜色、香气等特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内在的生命力与本质并未被抹去。

颈联“春深自有鸾胶续,岁久行看鹤膝伸。”以春日里鸾胶续接断木的场景为喻,赞美了嫁接技术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被嫁接的植物将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鹤膝(鹤的腿)般的枝条将逐渐伸展,预示着植物将在时间的洗礼下茁壮成长,展现出更加繁茂的景象。

尾联“堪笑微生亦如此,任呼牛马定谁人。”以一种幽默而略带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无论是植物还是人类,都面临着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做出看似荒谬或不可预测的选择,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由自然法则所决定的。这句诗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时,应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局限性以及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嫁接花木这一具体现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与人工、生命与变化、以及人类行为与自然法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76)

欧阳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 生卒年:1314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寄有壬许参政

京华白发染尘埃,喜见文场闭复开。

自是曹参当继相,不然王式肯轻来。

上躬藻火惭无补,众论盐梅属有材。

素志已酬归欲早,相期浊酒坐莓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西明道人

武昌堤上水云身,三十年来识道人。

只为漫游相见少,故知临别赠言频。

憧憧车马红尘老,靡靡江山白发新。

邂逅一回频唱和,锦囊千首未为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吴西村雪霁图

郑虔能画又能诗,独立经营雪霁时。

曾向湘江拿钓艇,卖鲜沽酒鬓如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欧阳公牡丹诗

盛游西洛方年少,晚乐渔樵号醉翁。

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后见鞋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