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夜泊

十月望之后,畸人何所归。

江清霜气薄,堂静夜灯微。

木叶背风落,孤禽向月飞。

援琴不成调,新泪欲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宁静与凄美。诗人方太古在嘉善夜泊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十月望之后”,点明时间背景,暗示秋季的寒冷与寂静。接着,“畸人何所归”一句,以自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江清霜气薄,堂静夜灯微”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画面:江面清澈,霜气轻薄,夜晚的厅堂内灯火微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气息,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木叶背风落,孤禽向月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落叶随风飘落,孤鸟向着明月飞翔,这些自然界的景象,既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落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孤鸟则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最后,“援琴不成调,新泪欲沾衣”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面对如此清冷的夜晚和孤独的景象,诗人试图弹奏琴曲以寻求心灵的慰藉,但最终却未能奏出和谐的旋律,反而流下了新泪,泪水几乎要沾湿衣裳。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夜晚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孤独、沉思、渴望与挣扎的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22)

方太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鹰窠顶山

澄波渺渺两湖平,春色苍苍四望明。

马首山花向人笑,林端僧梵杂溪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东作庄

知时好雨正当春,黄犊犁边绿水新。

林外不须催布谷,农家自少晏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水月禅院

平生最爱水中月,今日来过水月庵。

月色水光无限白,对渠非我问谁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白莲寺

我爱白莲僧好事,偶然开卷发深嗟。

才如廷尉亦老吏,诗比醉翁真大家。

方外禅心空去住,水西秋色半烟霞。

芳期更卜明年夏,来看峰头十丈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