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吴歌可听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吴地歌曲的深深喜爱与独特见解。
首先,诗人以“生平解吴语,客里爱吴歌”开篇,点明自己对吴地语言和歌曲的熟悉与喜爱,即使身处他乡,这份情感依然不减。接着,“吴江江水流无歇,歌起吴江君奈何”两句,将吴江的流水与歌声巧妙结合,生动展现了吴歌的悠扬与不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吴歌难以割舍的情感。
“浪船摇摇天向晓,枕上诗成思未了”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于船上乘风破浪,思绪如诗般涌现,难以自已。紧接着,“忽然听得声满江,声声揭出江云表”则进一步渲染了吴歌的感染力,歌声仿佛穿透云层,回荡在江面上,令人动容。
“畴昔听歌歌必昆,座中顾曲惊梨园”回忆了过去听歌时的情景,诗人对歌曲的欣赏达到了高超的境界,甚至让梨园中的乐师都为之惊叹。最后,“老年放浪吴江下,鼓枻惟寻渔父言”表明了诗人晚年仍放情于吴江,寻找着与渔父的对话,体现了他对吴地文化的深厚情感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吴歌的热爱与深刻理解,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情感。诗中不仅描绘了吴歌的美妙与感染力,也反映了诗人对吴地文化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