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尽梅竹刘信可

刘兄胸次参元化,不发为文发为画。

心工入妙手通神,声名直与僧繇亚。

月宫拔得玉兔毫,缚成篆笔铦如刀。

纷然万有类形役,竹梅两品方清高。

打一撇,籊为寒筠洒为叶。

高低浓淡总相宜,不问风烟和雨雪。

再一扫,清作疏花瘦作枝。

向背斜阳俱造妙,任从篱落与垣池。

君不见刘梦梁画梅不画竹,一枕清风长不足。

又不见文与可画竹不画梅,千树江头空自开。

争如作者多精艺,庾岭渭川俱著意。

梦梁同姓表同文,却把信来更与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锜的作品,名为《赠尽梅竹刘信可》。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赞美刘信可在绘画方面的高超技艺。刘信可不仅能以文辞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而且还能通过绘画来展示其内心的妙手回春。

"心工入妙手通神,声名直与僧繇亚。" 这两句诗描绘了刘信可的绘画技巧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其声誉甚至可以与唐代著名画家僧繇相提并论。

"月宫拔得玉兔毫,缚成篆笔铦如刀。"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述了刘信可使用的画笔如同取自月宫中神秘的玉兔之毫,其笔触坚挺犀利,如同利刃一样。

接下来的"纷然万有类形役,竹梅两品方清高。打一撇,籊为寒筠洒为叶。高低浓淡总相宜,不问风烟和雨雪。再一扫,清作疏花瘦作枝。向背斜阳俱造妙,任从篱落与垣池。" 则是对刘信可在画梅竹时的笔法进行细腻描写,无论是高低浓淡还是风烟雨雪,都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其艺术之美。

最后,诗人提到了刘梦梁和文与可,都是当时有名的画家,但他们各自擅长于画梅或画竹,而刘信可则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集众家之所长为己所用,技艺尤为出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刘信可绘画技艺的高度赞美,不仅展现了作者李锜对友人艺术成就的认可,更反映出宋代文人之间相互激励、共同提升艺术境界的情谊。

收录诗词(4)

李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英公大师

篆高神品,秀爽天骨。敏搆机先,谈深理窟。

浚极苍源,玄臻籀闼。玉无疵瑕,车有輗軏。

达识圆明,灵襟洞豁。粹禀飞星,胸挂流月。

大饮陶陶,闲游兀兀。肯如常人,名利乾没。

形式: 四言诗

记化蝶异闻

碧梧翠竹名家儿,今作栩栩蝴蝶飞。

山川阻深网罗密,君从何处化飞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木兰花慢

喜琼筵乍启,似王母、宴瑶池。

正珠履骈肩,群仙间坐,冰玉交辉。

新词更兼旧曲,听歌声、宛转绕屏帏。

一缕龙香水麝,满堂如彩云飞。金卮主献宾酬。

无算数醉如泥。诮不管山翁,霜髯皓鬓,为插花枝。

更阑带花归去,有馀香、冉冉惹人衣。

一枕华胥梦觉,恍然身在桃溪。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洞仙歌(其一)

腊残寒峭,渐近新正际。喜溢门阑霭佳气。

遇昌辰,符吉梦,岳渎呈祥瑞。知是天诞人间奇瑞。

文章推晁董,学擅卿云,高揭声猷缙绅里。

上瀛洲册府,师表宗藩,华要地,俱是宸衷注意。

又何止看看便持荷,更寿为崆峒,广成同岁。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