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声初上最高枝,忙杀呕哑百舌儿。
老尽西园千树绿,却怜槐眼正迷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五月闻莺二首(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初夏时节,一只莺鸟初次飞上最高树枝的景象,它的啼鸣声嘈杂而生动,仿佛唤醒了沉睡的百舌鸟,它们也争相发出声音。接着,诗人感慨万千,看着西园里曾经繁茂的树木在岁月流转中逐渐老去,只剩下一片翠绿,而此时槐树的花蕊却显得朦胧迷离,引人怜惜。整首诗通过莺鸟和槐树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富有季节感和生活情趣。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桑阴净尽麦头齐,江上闻莺每岁迟。
不及晓风鹎鵊子,迎春啼到送春时。
寂寥人在晓鸡窗,苦忆花前续断肠。
全树折来应不惜,君家真色自生香。
竹坞拨沙犀顶锐,药畦粘土玉肌丰。
裹芽束缊能分似,政及莱芜甑釜空。
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软如绵。
且来助煖乌皮几,莫忆冲寒紫绣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