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宪副题画二首(其一)

草尽白石露,林幽苍藓生。

不移君子节,如有故人情。

明月照秋影,凉风吹夜声。

凤川千亩废,顿觉数竿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首句“草尽白石露”,以“草尽”暗示环境的空旷与静寂,接着“白石露”则点明了画面的主体——石头,以及其在光线下清晰可见的状态,营造出一种素雅而纯净的氛围。

“林幽苍藓生”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树林,通过“幽”字强调了树林的深邃与宁静,而“苍藓生”则生动地描绘了苔藓在树干上生长的情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古朴之感。

接下来,“不移君子节,如有故人情”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坚韧不屈的君子品格与深厚的人情味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赋予了画面以道德与情感的深度,使得整个场景不仅美在形式,更美在意蕴。

“明月照秋影,凉风吹夜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明月洒下柔和的光芒,映照着秋日的阴影,凉风轻拂,带来了夜晚特有的宁静与清凉,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静谧氛围。

最后,“凤川千亩废,顿觉数竿清”以“凤川”这一意象,引出了对过往繁华的回忆,而“千亩废”则暗示了这一切的消逝,与“数竿清”形成对比,突显了当下环境的简洁与清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繁华与简朴之间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既富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为高宪副题画二首(其二)

树色逢秋淡,山光薄暮佳。

吟看风堕叶,坐觉水生花。

野景周遭在,幽情一倍加。

怀人不可见,惟有暮归鸦。

形式: 五言律诗

夏大卿西湖六会卷后

步屧苏堤净,寻玄瑞石遥。

蓬山小无暑,岩月满随潮。

宝石登天近,瀛梅候雪消。

太平游览遍,歌咏记清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雪屏

辟凿玄工旧,彰施素质齐。

天寒云母淡,风静玉花低。

银烛秋光尽,金闺雀影迷。

筠床吟对晚,欲与鹤同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芝田为嘉禾医士谈景阳题

曾到悬壶处,琼芝遍玉田。

居安灵气聚,济博寿徵全。

培藉松苓土,滋分石乳泉。

不耕尝自足,医道本通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