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补官

冠冕耀通衢,罗绮照芳春。

珂马等列侯,洋洋意气新。

观者叹且信,黄金能贵人。

黄金本假借,观人自失真。

穷闾处约子,读书苦长勤。

书声振悲风,莫次甑中尘。

敝褐三十年,一绂难贲身。

问子何事此,好义已忘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观补官》描绘了一幅官场景象,通过补官者的华丽装扮和围观人群的反应,揭示了金钱对人的影响以及真正的价值所在。首句“冠冕耀通衢,罗绮照芳春”形象地展现了补官者穿着华贵,如同明星般引人注目,春日的气息更增添了其光彩。接下来的“珂马等列侯,洋洋意气新”进一步描绘了补官者得意洋洋的神态,仿佛与列侯无异。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表面的赞美,而是通过“观者叹且信,黄金能贵人”表达了围观者对金钱力量的惊叹,同时也暗示了金钱并不能真正衡量人的价值。接着,“黄金本假借,观人自失真”点出黄金虽贵,但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品格和道德。对比之下,诗人赞赏那些出身贫寒却勤奋好学的人,如“穷闾处约子,读书苦长勤”,他们的书声虽然微弱,却比富贵中的浮华更为珍贵。

最后两句“敝褐三十年,一绂难贲身”表达了贫穷的生活状态,即使三十年朴素生活,也无法仅凭官服提升身份。诗人以设问的方式问道:“问子何事此,好义已忘贫”,询问补官者为何投身此境,是因为追求正义而忘却了贫贱,这是对高尚品德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补官场景,寓言式地探讨了财富与道德的关系,赞扬了坚守道义、不为物质所动的精神品质。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拣瓜词时提学公黜诸生貌寝者

累累黄台瓜种者,欲求售碌碌买食。

人择美弃其陋大,小各随形偏正亦。

随生滋味在其中,包藏那得明君不。

见贤妃臼头女又,不见贤相跛足子。

呜呼貌取岂尽瓜,外陋安知中自美。

愿华一脔请君尝,滋味分明为君死。

形式: 古风

喜李贞庵致仕

九鼎忙忙作人饵,头白眼花朝鼓里。

先生有才足补衮,有俸未足充妻子。

未衰告归急于矢,不谋朋友断诸己。

先生自是不羁人,健鹘凌云秋万里。

君子难进退则易,礼义堂堂尽终始。

太湖可钓亦君鱼,阳羡堪耕亦君米。

出兮处兮乐天私,更有文章贲山水。

形式: 古风

闻余司马子俊罢抚边

干戈堆里许抽身,回首功名剩角巾。

北敌西羌无外顾,青天白日有閒人。

寻猿栈道家乡蜀,走马边墙梦寐秦。

归兴在诗诗在酒,杜鹃啼破万花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洪城奇遇

先后萍蓬迹,洪城此夜杯。

星因贤者聚,朋自远方来。

返驾白驹谷,集灵丹凤台。

文章留健羡,千载识奇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