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清咏

秋风三日出尘寰,柱杖东溪积翠间。

徐发清商穿绿径,兴随霁雨看青山。

风云未了千年计,天地先偷万古闲。

百岁好怀今始放,竹林题遍不知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竹林清咏》由明代诗人杨骥所作,描绘了一幅秋风送爽、漫步竹林的宁静画面。

首句“秋风三日出尘寰”,以秋风为引子,暗示诗人从喧嚣尘世中解脱出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次句“柱杖东溪积翠间”,描述诗人拄着拐杖,行走在东溪边那片郁郁葱葱的翠绿之中,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接着,“徐发清商穿绿径”一句,诗人缓缓前行,清雅的乐声伴随着脚步声,在绿色的小径上回响,增添了诗境的韵律美。而“兴随霁雨看青山”则描绘了雨后初晴,诗人抬头远望,青山如洗,云雾缭绕,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豁达心境。

“风云未了千年计,天地先偷万古闲”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时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最后,“百岁好怀今始放,竹林题遍不知还”则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这片竹林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百年的忧愁在此刻得以释放,仿佛与竹林融为一体,不愿离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

杨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钟石诗七章

卓此钟石,砥此中流。伊古鸿濛,伊几春秋。

江水流悠,物共沉浮。惟尔孤峙,蟠龙蹲虬。

钟石之蟠,障彼倾澜。云涛之奔,滔天怀山。

川谷为陵,丘埠为坑。

惟尔孤峙,亦静且闲,亦以无患。

钟石之立,有实无声。趾固地维,亦静以宁。

汨彼流泉,亦激以鸣。虽则激鸣,亦犹无情。

钟石之固,玄化为骨。峙之兀兀,仰之崛崛。

水流汨汨,舂冲拂拂。

日灼火烁,藓缠蜗蚀,迄以无齧。

钟石之高,高不撑天。有桧石之巅,亦染紫烟。

有梧石之巅,亦染紫烟。凤来梧栖,亦舞翩跹。

鹤来桧栖,亦盟永年。钟石之友,亦矢靡他。

龙虎则迩,道匪我家。象山则迩,迹亦我遐。

引望芙蓉,亦映秋霞。青莲云外,江皋蒹葭。

钟石之侧,谁构此室。踞江之皋,宅蟾之窟。

饮江潺湲,食松桧之实。爰有朋友,及此凉月。

爰奏琴瑟,共听琴瑟,和音无斁。

惟山之灵,于予无斁。予于山灵,盟共黄发。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山灵予遗,有如皦日。

形式: 四言诗

初到浮山和家兄

森森昆季和山阿,今日相逢意若何。

歌罢又生离别思,不妨沉醉舞婆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春日江中

尘思离城便豁然,漫随花柳过前川。

小舟荡入千峰影,别是人间一洞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王传阳归金陵

雨霁江天数峰碧,金陵嘉客东归日。

锦帆摇摇不可羁,玉树耿耿空留迹。

无计赠与凌风柯,有怀颙望冲霄翼。

百年会晤岂无期,千里樽前幸相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