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风四首(其三)

宜僚乐市肆,叔敖荣寝丘。

不恶渔钓卑,吾闻公阅休。

颠冥天地间,世与我悠悠。

岂悟多种橘,可齐千户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楚风四首》之三,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宜僚和叔敖,以及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宜僚乐市肆,叔敖荣寝丘”,以宜僚在市集中的快乐生活与叔敖死后墓地的荣耀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结局。宜僚在世俗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而叔敖则在死后获得了后人的纪念与尊敬。这种对比引出了对人生价值的不同理解。

接着,“不恶渔钓卑,吾闻公阅休”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宜僚的生活态度。他并不因从事低下的职业如钓鱼而感到羞耻或厌恶,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平和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诗人似乎在说,他听闻过关于公阅休的故事,这位古代贤者也持有类似的生活哲学。

“颠冥天地间,世与我悠悠”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世隔绝的状态。诗人似乎在说,在广阔的天地间,自己与世界保持着一种悠远的距离,暗示了一种寻求内心平静和独立思考的生活方式。

最后,“岂悟多种橘,可齐千户侯”一句,以橘树的种植与封侯的荣耀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与高官厚禄之间价值取向的反思。诗人似乎在问,是否真的能用种植橘树的微小成就来等同于封为千户侯的显赫地位?这不仅是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审视,也是对社会价值体系的一种质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生活态度的对比,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楚风四首(其四)

唐侯两骕骦,夙昔困多难。

蔡国双狐白,岂知反为患。

世衰道为遹,服美自取间。

敝缊可终身,鸿飞谅何篡。

形式: 古风

杂咏

今年四十一,发白牙齿脱。

未能游逍遥,意每不自豁。

偶寻乐天诗,往在江州日。

年几与我同,哀疾与我埒。

伊人了无生,外物均寂灭。

而且于形骸,变化难自适。

况我狭中者,万缘日相伐。

力小觉任重,忧多使内热。

安能保平和,但有就衰竭。

贤哉香山翁,精诚妙前哲。

悬车未六十,鼓缶终大耋。

以兹揆损益,亦似有与夺。

至理何心得,吾其守兹说。

形式: 古风

二十六日大风寄贡甫

雨止天大风,草木皆怒号。

居人不得寐,起见星月高。

鸟兽群悲鸣,空虚如波涛。

行子今安至,怆怆我心劳。

山川幸非远,岁月亦未滔。

自伤下泽车,不及乡里豪。

衮衮随飞蓬,悲歌击长刀。

丈夫寒如此,何愧儿女曹。

无由托飞云,更寄身上袍。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墨河馆连日大风

空桐倚不周,近戴北斗魁。

上天限夷夏,自古常风霾。

我行迫隆冬,周览穷荒回。

魑魅丑正直,共工负其材。

初如百万兵,鸣鼓天上来。

日月惨不光,星辰为之颓。

又如海水翻,洪洞奔天台。

四顾无复人,但听万壑雷。

摇山堕危石,略野荒纤荄。

鸟雀失食悲,虎豹忘群哀。

大叫不自闻,却行尚欲摧。

而我仗汉节,何由脱氛埃。

先王外荒服,赤子弃草莱。

阴奸窃号令,天网殊恢恢。

我车伤崔嵬,我马劳虺隤。

感彼鸡鸣诗,聊以慰永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