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仙谣

鹅子峰前波色清,刘郎看山无俗情。

癯儒自昔有仙骨,夜梦体飞如叶轻。

云中不识朝天路,双童导我凌空去。

侧身度岩隈,盘盘复回回。

翛然意往形不碍,石窟藓窦俄天开。

乘槎夜泛牛女渡,鞭鸾晓入金银台。

花深不逢人,时闻佩环声。

仙翁睡起方结袜,见客坦易无崖垠。

击蒙冀垂矜,叩妙获一言。

七情汩心心愦昏,窒欲如水澄其源。

臼中㕮咀药,手撮仍见分。

旁有泠泠泉,三漱乃尽吞。

驻红却白非难事,贪生虑死真愚计。

当时同游七姓俱,但记古月成胡字。

尘缘未断不得留,海风吹过蓬瀛洲。

觉来窗户冥曚晓,玉镜晶晶堕松杪。

形式: 古风

翻译

鹅子峰前湖水清澈,刘郎赏景没有凡俗情感。
瘦弱的书生自古就有仙风道骨,夜里梦见自己轻得像叶子一样飞翔。
在云端迷失了朝拜天庭的道路,两个童子引导我凌空而去。
侧身穿越崎岖的山岩,蜿蜒曲折不断前行。
心随意动而形体不受阻,忽然间石窟缝隙中现出天光。
夜晚乘木筏穿越牛郎织女渡口,清晨驾驭鸾鸟进入金银仙宫。
花丛深处不见人影,偶尔听到环佩的叮当声。
仙翁醒来正穿袜整理,见到客人坦诚相见无丝毫保留。
希望能得到您的教诲,我敲门求知,期待一语中的。
七情六欲搅扰内心,如同浑浊之水,唯有净化源头。
研磨草药于臼中,亲手抓取,分毫不差。
旁边有清泉泠泠作响,漱口三次后全部吞下。
驻颜回春并非难事,但贪生怕死实为愚蠢。
当年一同游玩的七姓好友,只记得那古月如胡字般古老。
尘世缘分未尽不能久留,海风吹过,仿佛来到了蓬莱仙境。
醒来时窗外晨光朦胧,明亮的玉镜从松梢滑落。

注释

鹅子峰:山名。
刘郎:诗人自指。
癯儒:瘦弱的书生。
仙骨:超凡脱俗的气质。
石窟:天然形成的洞穴。
金银台:传说中的仙宫。
佩环声:佩戴的玉饰发出的声音。
结袜:古人束袜的动作。
击蒙:请教,求知。
澄其源:比喻净化心灵。
泠泠泉:清凉的泉水。
蓬瀛洲:神话中的仙岛。
冥曚:昏暗不明。
松杪:松树顶端。

鉴赏

在这首诗中,刘子翚以其超凡脱俗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仙气和神秘色彩的世界。开篇“鹅子峰前波色清”,便是以清澈的水面映衬出主人的不染尘埃,“刘郎看山无俗情”则透露出诗人对高洁之境的向往与追求。

紧接着,“癯儒自昔有仙骨,夜梦体飞如叶轻”中,癯儒一词彰显了主人的仙风道骨,而“夜梦体飞如叶轻”则是超脱尘世、自由翱翔的写照,这种境界不仅在物质上超越凡人,更在精神上达到了与自然合一的至高境界。

“云中不识朝天路,双童导我凌空去”此处,诗人借助云作为媒介,不辨方向,只有跟随两位仙童的引领,进入了超现实的空间,这种信任与顺从体现了对道法的深刻理解。

“侧身度岩隈,盘盘复回回”中,“侧身度岩隈”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一种灵巧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景,而“盘盘复回回”则是时间流转、生命循环的象征,寓意深远。

接下来的“翛然意往形不碍,石窟藓窦俄天开”中,“翛然意往形不碍”表达了精神自由飞翔,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自我本真,而“石窟藓窦俄天开”则是对洞府开启的描写,象征着心灵深处的觉醒。

此诗中,“乘槎夜泛牛女渡,鞭鸾晓入金银台”两句,以乘船夜行、驾鸟早归的意象,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和自由自在的心境。这里的“牛女”与“金银台”,皆是仙境中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花深不逢人,时闻佩环声”中,“花深不逢人”描绘了一种幽静无人的环境,而“时闻佩环声”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声音,这些声音在诗人心中可能代表着某种精神上的召唤或启示。

接下来的“仙翁睡起方结袜,见客坦易无崖垠”两句,以一位仙翁的形象出现,表现了对高洁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追求。这里,“睡起方结袜”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态,而“见客坦易无崖垠”则展示了一种接纳与包容。

此后,“击蒙冀垂矜,叩妙获一言”两句,以击鼓和叩门的动作,象征着对知识或真理的探求。诗人在这里展现了对智慧的渴望,以及追寻真知的决心。

“七情汩心心愦昏,窒欲如水澄其源”中,“七情汩心心愦昏”表达了一种复杂而混沌的情感状态,而“窒欲如水澄其源”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清理与净化之意象。

在“臼中㕮咀药,手撮仍见分”的描写中,“臼中㕮咀药”表达了一种精进修炼的精神状态,而“手撮仍见分”则是对这种修为的一种肯定,说明了主人的心性纯净、不染尘埃。

紧接着,“旁有泠泠泉,三漱乃尽吞”的描写,则以清泉象征着诗人内在的清澈与甘美,而“三漱乃尽吞”则是对这种精神滋养的享受。

“驻红却白非难事,贪生虑死真愚计”两句,以色彩变化和生命哲思为主题,表达了一种超脱生死、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这里,“驻红却白非难事”是对色彩流转不居的一种写照,而“贪生虑死真愚计”则是对世人对待生命的态度的一种批评与反思。

诗篇的最后,“当时同游七姓俱,古月成胡字。尘缘未断不得留,海风吹过蓬瀛洲”几句,以“同游七姓俱”展现了一种仙侣相伴的情景,而“古月成胡字”则是在时间的流转中寻找精神的归宿。“尘缘未断不得留”表达了对尘世羁绊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愿望。最终,“海风吹过蓬瀛洲”象征着一种彻底的解脱与自由。

此诗通过一系列仙境与神秘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追求超凡脱俗、精神自在的理想,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清江行

渔翁一棹老清波,稚子学语能渔歌。

日暮沙头寒爇竹,雨馀船角乱堆蓑。

鬻残小鲜仍自鲙,湖海茫茫醉乡内。

夜阑酒渴漱寒流,月照芦花上蓬背。

形式: 古风

祷雨蟹泉

厌旱讼风伯,苦雨诛云师。

天公良独难,尔民多怨咨。

夏潦包原隰,苗端涨清漪。

冬暄但流尘,土坚不衔犁。

阴阳有乘除,此理固可推。

惟神执天权,悯物思济之。

穴泉类蹄涔,幽灵隐其涯。

彷佛小双螯,控御蛟龙随。

名居列曜尊,箕毕可指撝。

顾匪郭索伦,尝辱左手持。

滂沱为一纵,岂惟润东菑。

灏灏燠气清,浮浮瘴烟披。

将闻鼓腹谣,宁求折肱医。

寸泽垂二惠,此功神所尸。

遥知青青麦,春风满陵陂。

吾侪饱汤饼,敢后椒浆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续赋家园七咏(其三)万石亭

岚光近却无,一径缘崖断。

危亭势欲飞,翠石云中乱。

小山閟清游,怀人发长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续赋家园七咏(其一)早赋堂

南溪抱山流,润气滋林麓。

平生归欤心,寄老一堂足。

梦破午窗阴,清风在寒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