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舟次送友

扬帆又向鄂城还,秋去春来转眴间。

折柳繫舟鹦鹉埭,落花送客凤凰山。

弹琴洞口云千叠,吹笛楼头月一弯。

太息征途犹故我,何时同与返乡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武昌舟次送友》是清代诗人金应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乘船离开武昌时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以及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首联“扬帆又向鄂城还,秋去春来转眴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即将离开武昌,踏上归程的情景。鄂城,即今之鄂州,位于长江中游,是古代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诗人以“秋去春来”形容时间的快速流逝,暗示离别之痛与时光的无情。

颔联“折柳繫舟鹦鹉埭,落花送客凤凰山”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折柳,是中国古代送别时的传统习俗,象征着离别与不舍;鹦鹉埭、凤凰山则是具体的地点,增添了地理的丰富性。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将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

颈联“弹琴洞口云千叠,吹笛楼头月一弯”则转向对旅途景色的描绘。弹琴洞,传说中神仙弹琴的地方,此处借以表达旅途中的神秘与美好;云千叠、月一弯,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丽,也暗含了诗人对旅途未知的期待与憧憬。

尾联“太息征途犹故我,何时同与返乡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盼。在感叹征途依旧,内心却依然坚守自我之时,诗人又表达了对与友人重逢、共同回归故乡的渴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综上所述,《武昌舟次送友》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更深刻地揭示了离别与回归的主题,以及人在旅途中的自我反思与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91)

金应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果亭侄

羡尔他乡住,团圞聚一家。

青山欣有托,白发笑同华。

今古如流水,升沈付落花。

故园何日返,重与话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春柳

万缕千丝绿正齐,徘徊几度向清溪。

春江送别怀前渡,晓月登程望远堤。

千里尚劳青眼顾,一枝定许白头栖。

依依城郭开晴处,莫唱阳关最惨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乙丑初夏

芙蓉城外是吾家,记得春风笑语哗。

池馆当初饶宴咏,园林此后正繁华。

江南远道怜芳草,湘上羁踪感落花。

杜宇声声归去好,不堪佳节滞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丙寅重九清晓登岳麓

清晓渡湘水,携壶登翠微。

寻碑怀北海,采菊思东归。

月落群鸡唱,霜高一雁飞。

炊烟连万户,红日上征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