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廷麟所作的《示城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
首句“归舟今夕远,西望独沾巾”,开篇即以归舟远离、西望故乡的场景,勾勒出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的眼泪不仅是因为离别之苦,更是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接着,“骨肉天涯阔,山川枕席亲”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骨肉亲情与遥远的距离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即使相隔千山万水,心中的亲近感依然强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坚韧与超越时空的力量。
“诵诗思有汝,好学或如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着与家人共读诗书的情景,希望孩子能够继承家族的学问传统,成为有学识的人。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也寄托了对未来家庭传承的美好愿景。
最后,“以此发深省,乡书不厌频”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情感的抒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反省,意识到与家人保持联系的重要性。即使身处异乡,频繁的书信往来也能慰藉彼此的心灵,传递爱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亲情价值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