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思

一片平芜百尺楼,阑干横绝点清秋。

三年字与燕鸿断,千里心随桂水流。

空对霜葭惊远别,忍题云叶寄牢愁。

骊驹不见西曛迫,目眩天涯片席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远思》由宋代诗人胡宿所作,描绘了诗人面对远方思念之情的深沉与复杂。首句“一片平芜百尺楼”以楼阁高耸于广阔的平原之上,营造出一种孤独与辽阔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眺望远方的渴望。接着,“阑干横绝点清秋”,通过描绘栏杆横跨在清冷的秋天之中,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季节感和诗人情感的哀愁。

“三年字与燕鸿断,千里心随桂水流。”这两句诗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书信的中断比作燕子与鸿雁的飞离,将思念之情比作随流水远去的桂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亲人或友人相隔千里的思念与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沉又细腻,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所带来的痛苦与煎熬。

“空对霜葭惊远别,忍题云叶寄牢愁。”这两句诗中,“霜葭”象征着寒冷与离别,而“云叶”则寄托了诗人想要表达却又无法言说的愁绪。诗人面对霜降的芦苇,不禁想起远方的离别,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忧愁。他甚至想要通过题写在云叶上的文字来寄托这份愁苦,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这更加凸显了愁绪的沉重与无法排解。

最后,“骊驹不见西曛迫,目眩天涯片席收。”“骊驹”是古代的一种马车,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景。在这句诗中,诗人想象着在夕阳西下之时,再也见不到那辆承载着离别的马车,只能目眩神迷地望着遥远的天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过去的不舍。这句诗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远方思念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和邃卿寒直

子门肃唱彻周庐,甲夜轻寒腊破初。

树底倦飞还类鹊,斋中酣梦欲成鱼。

三钟赋粟才无取,五饵干时策已疏。

天禄旧来名寂寞,更堪窗雪照残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九日山阳驿作

飘泊年来憩下亭,雀罗秋静掩苔扃。

拂窗红叶欺閒卧,倚槛黄花笑独醒。

盛忆林泉羞白石,欲持香火访丹经。

华阳小隐平生愿,可分区区事挈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赵宗道归辇下

沿牒相逢楚水湄,竹林文酒此攀嵇。

半毡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未解携。

江浦呕哑风送橹,河桥勃窣柳垂堤。

明年四月秦关到,洗眼扬州看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天章王待制再领陕州

爱树重攀隔十春,召南遗俗至今淳。

车边野鹿依明府,池上沙鸥识主人。

太华远峰扪日驭,洪河高派落天津。

壶浆竹马参歌舞,顿觉城中喜气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