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悼念其师汪司成的作品,表达了对恩师深厚的情感和哀痛之情。首句"忽自司成得讣音"直接点出噩耗的突然降临,"燕山湘水夜沈沈"则以深夜的山水意象渲染悲凉气氛。"百年恩义师兼父"高度赞扬了师恩如父,深情厚谊历久弥新,"千载文章古在今"则强调老师的学问德行流传千古。
"无路可奔空缟素"表达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痛,只能寄托于白色的丧服,"有身堪铸乏黄金"进一步抒发对无法报答师恩的遗憾。最后两句"京华北斗遥瞻处,泣对朱弦欲毁琴"描绘诗人遥望京城,心中充满哀伤,甚至想要毁琴以示哀痛,形象地展现了他对师恩的深切怀念和失去导师的悲痛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邵宝对汪司成的敬仰和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