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所作,收录于其《杂咏一百首》中的第七十五首。诗中运用了深邃的禅意和生动的物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明镜偷神秀":此句以明亮无瑕的镜子比喻心灵的清澈与纯洁。"偷"字用得巧妙,暗示了心灵在寻找内在之美时的隐秘与细腻。
"菩提犯卧轮":菩提是佛教中的觉悟之树,而"犯卧轮"则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智慧和顿悟之间不断努力的状态。"犯"字意味着一种突破与挑战。
"更将旧衣钵":此句通过对旧衣钵的提及,传达了一种放下往昔、不恋过往的心境。旧衣代表了过去的生活和记忆,而"钵"则是佛教中用以乞食的器具,这里象征着一种简单而超脱的生活方式。
"占断不传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世俗名利的弃绝以及对禅理真谛的追求。"占断"意味着截断尘缘,而"不传人"则强调了这种悟道后的境界是难以言传给他人的。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一位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他在追求精神觉醒的道路上,不仅要净化自己的心灵,还要放下世间的羁绊,最终达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超然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