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壮阔景象与紧张氛围。首联“东极来千里,边城月再盈”以辽远的视角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的边疆世界,月圆两次,既象征时间的流逝,也暗含边防的周期性警戒。颔联“隔江皆虏聚,问地半胡名”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敌对氛围,江对岸聚集着敌人,土地上一半的名称都与胡人相关,暗示了边疆的复杂性和敌我界限的模糊。
颈联“鼙鼓连山动,风沙拂面生”则通过声音和触感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边防战士的生活状态。鼙鼓声在山间回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震动,而风沙则直接拂过战士的脸庞,形象地表现了边疆环境的恶劣与战斗的激烈。尾联“和戎谋已拙,两鬓雪花明”则表达了对和平策略的反思与无奈。面对长期的边境冲突,和解的尝试似乎已经失败,岁月无情,战士们两鬓斑白,岁月的痕迹与战争的残酷交织在一起,让人感慨万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边防战士生活状态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