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

壬寅十月初五日,阴雨停空天未夕。

江城暖气骤蒸人,蝉翼绡裳汗沾湿。

轻雷数声生变化,火鼓轰山电流赤。

长飙西来吹海立,飞雨惊鸣建瓴急。

势如万骑怒冲击,对面相呼听不得。

掩关渐是一更时,烁眼金虬破昏黑。

莲花碧础迸出泉,官市波涛涌三尺。

方当闭塞蛰虫俯,顿骇龙蛇离窟宅。

怪得秋冬未降霜,无乃天时有差忒。

阳气至此本潜藏,发泄深机不能密。

或占水旱在来年,消弭灾异当修德。

须臾河汉现疏星,天地无声本来寂。

小窗独坐对残灯,尚有寒蛩语空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纪事》描绘了壬寅年十月五日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雨景象。首句“阴雨停空天未夕”点明了天气转变的背景,接着“江城暖气骤蒸人”写出了气温陡升,连蝉翼般的薄衣都因汗水而湿润。"轻雷数声生变化"预示着天气的活跃,"火鼓轰山电流赤"形象地描绘了闪电和雷鸣的震撼场景。

随着风雨加剧,“长飙西来吹海立,飞雨惊鸣建瓴急”展现了狂风暴雨的威力,仿佛千军万马冲击而来,连面对面说话都难以听见。夜幕降临,“掩关渐是一更时,烁眼金虬破昏黑”描述了雷电照亮黑暗的瞬间,如同金色巨龙破晓而出。

雨势带来的影响巨大,“莲花碧础迸出泉,官市波涛涌三尺”象征着积水之深,连池塘都泛滥成灾。诗人借此寓言,暗示蛰伏的生物被惊动,可能预示着自然界的变化。他反思气候异常的原因:“阳气至此本潜藏,发泄深机不能密”,认为可能是天时失调,应当通过修养品德来应对可能的水旱灾害。

最后,风雨过后,“须臾河汉现疏星,天地无声本来寂”描绘了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面对残灯,只有壁角的寒蛩声陪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现象,同时融入了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59)

陶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初六日夜作

昨宵雷电送雨来,今宵又闻天上雷。

紫电照窗银竹立,初冬有此甚异哉。

天公仁慈万物祖,阴惨阳舒时不误。

年年秋半雷收声,何乃致此非常怒。

怒非其时太重复,惊起昆虫死平陆。

天发杀机今见之,正赖贤君调玉烛。

惕然省身思过咎,是日颁书肆宽宥。

与民更始物维新,和气春熙似灵囿。

天心警戒犹未己,要在事事循天理。

更以仁恩苏赤子,天心转移俄顷功,化为瑞雪年谷丰。

形式: 古风

病中友人寄诗遂以次韵

万象变幻道是宗,望而未见心有忡。

斯时讲礼闻戴圣,西塾得师如马融。

虚亭短烛风雨夜,坐久谈论意气雄。

铿词媚藻心所厌,要使付物比化工。

姑孰感客老将至,喜持圭玷求磨砻。

病馀恐是元气劣,绝与调理民瘼同。

何当跃入安乐窝,先天尚友太古风。

谁言群圣逝已远,天地上下流沨沨。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王克敏赴安丰录事兼简元中宣差

同入南宫试,逡巡愧不才。

都城留字别,升郡寄书来。

寒雪森松桧,春阳活草莱。

长官烦问讯,东楚忆持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孔隐君挽诗卷

墓木年来拱,庭兰日有芳。

与君虽不识,闻誉亦堪伤。

田宅金渊在,源流泗水长。

禹钧阴德厚,遗绪未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