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岩扉暮自扃,林雪光如曙。
何处是梅花,闻香不识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林夜景图。诗人以“岩扉暮自扃”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山间石门在傍晚时分自然关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接着,“林雪光如曙”一句,将夜晚的山林比作黎明前的曙光,雪光映照下,整个林间仿佛被一层柔和的白光所覆盖,既突出了雪的纯净与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变化。
“何处是梅花,闻香不识树。”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感。诗人通过询问“何处是梅花”,表达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同时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难以捉摸、难以言喻的感慨。而“闻香不识树”则更加强调了这种感觉,即使能感受到梅花的香气,却无法辨认出它所在的具体位置,这种情境既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让人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那片静谧而又充满神秘气息的山林之中,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望望江门路,时人莫知处。
欲寻碧玉楼,会向白云去。
结庐向南山,日夕入佳气。
岂不淹岁年,地远心所慰。
林深山径幽,苍苔蔽白石。
闭门今几时,物态异畴昔。
月色满空庭,夜静绝人语。
忽闻发幽香,花树知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