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路倅

三十年居官,而无一椽屋。

随身清风高,所至义行足。

今兹尽室来,何可久船宿。

奴僮已暴露,勿使乏饘粥。

也须谋外物,种取柳与菊。

记取节节高,爱我茅檐竹。

其时花尽落,手把麦黄绿。

公酌我须釂,公吟我须续。

慷慨见怀抱,静介无所欲。

最是谒祠堂,老泪潸可掬。

迩来六七岁,病叟头已秃。

万事置浮云,壮气自满腹。

感激论忠义,犹爱唐衢哭。

更思桓野王,把笛吹一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官场三十年,却依然保持着清廉和正义的形象,不为物质所累,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他与家人一同生活,关心仆人的生活,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选择种植柳树和菊花作为寄托。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朴实追求。

“三十年居官,而无一椽屋。”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官场生涯,虽历经多年,但并未能拥有任何产业,体现了他的清贫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随身清风高,所至义行足。”进一步描述了他的高尚品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以正义行事,不受世俗影响。

“今兹尽室来,何可久船宿。”表达了主人公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居住条件的不满,暗示了他希望改善家庭生活环境的愿望。“奴僮已暴露,勿使乏饘粥。”关注仆人的生活,体现了他的仁慈和责任感。

“也须谋外物,种取柳与菊。”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主人公选择了种植柳树和菊花,既美化了环境,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取节节高,爱我茅檐竹。”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喜爱。

“其时花尽落,手把麦黄绿。”描绘了季节更替,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起起伏伏。“公酌我须釂,公吟我须续。”展现了主人公正直坦诚的性格,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慷慨见怀抱,静介无所欲。”赞扬了主人公的胸怀和节操,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最是谒祠堂,老泪潸可掬。”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迩来六七岁,病叟头已秃。”描述了主人公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但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万事置浮云,壮气自满腹。”强调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将一切烦恼置于脑后,内心充满壮志豪情。

“感激论忠义,犹爱唐衢哭。”表达了对忠诚和义气的重视,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思桓野王,把笛吹一曲。”最后以桓野王的故事结束,寓意深远,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中的坚守与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奉呈河中教授

不息之谓诚,诚所以入德。

无微而弗大,何往不可适。

惟其能言者,自求其所得。

唯其自得之,久而能弗失。

形式: 古风

奉酬守道

教官昨自江南来,但有清风无尘埃。

曾遇芙蓉池上客,仍过方家旧钓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赠蔡长官子

去年冬至第一日,省墓人回船过急。

不知两眼血乾无,使我时时为君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缉]韵

谢董元达

鄱阳董元达,七叩樵夫门。

新菹乏三韭,浊酒欠一樽。

名言有馀理,老怀思共论。

今日复一来,刮我两眼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