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履公往住香山寺

此心宿火拨寒灰,幡动铃鸣日几回。

雪里依然吴会别,梦中曾自洛阳来。

任飞白鹤先提锡,欲饭青猿已筑台。

师到诸天合欢喜,百千万亿阁门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汤右曾为送别友人履公前往香山寺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履公的深深祝福和对佛法僧团的敬仰之情。首句“此心宿火拨寒灰”以内心的热情比喻佛性不灭,即使在困难中也能激发修行的决心。次句“幡动铃鸣日几回”描绘了寺庙中的日常活动,暗示着时光流转与生活的禅意。

第三句“雪里依然吴会别”,通过冬日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凄冷与对过去的回忆,吴会之地暗指履公的故乡。第四句“梦中曾自洛阳来”则想象履公曾在梦中回到洛阳,寓言其精神之旅跨越时空。

第五、六句“任飞白鹤先提锡,欲饭青猿已筑台”运用象征手法,白鹤和青猿都是佛教中的吉祥物,形象地描绘了僧侣们修行生活的场景,表现出对履公修行生活的期待和赞美。

最后两句“师到诸天合欢喜,百千万亿阁门开”表达了对履公抵达香山寺后,如众佛欢喜般受到欢迎的祝愿,以及对寺庙大门敞开欢迎他的热烈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佛法的崇敬。

收录诗词(26)

汤右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十八滩

星陨如雨不在天,化为怪石沧江边。

章川贡川不知数,抟沙撒菽谁使然。

一滩复一滩,一湾复一湾。

南来赣石三百里,恍在蜑风蛮雨间。

参错列齿齿,屈曲鸣潺潺。

争流喷薄冰雪涌,四面回合岩峦环。

爱此万古立积铁,涛波出没坚且顽。

有时娟娟弄秀色,仿佛明镜横烟鬟。

既廉以刿神所刓,不夷而险天真悭。

捎濆撇漩敢轻上,长年最能用力艰。

我昨青洲过落濑,白雨飞洒衣裳斑。

打鼓发船百丈牵,中流弱缆断蒯菅。

吾生微命如戏耳,鱼龙底用藏神奸。

明朝飞橹上天柱,沽酒一笑开心颜。

苦乐更迭无不便,江鸥沙鹭尔许闲。

他时放溜小艓子,看我倚棹乘风还。

虔州福地昔所传,道人天眼开禅关。

奇峰翠巘疑可到,待与猿狖相追攀。

花开四照天女莲,居士之竹密不删。

不须更载郁林石,即此便买愚公山。

形式: 古风

寄怀屈翁山客雁门(其一)

春日鸣仓庚,北雁整归翮。

故人在关外,三载犹作客。

平生论王霸,中具胆与识。

边地多苦寒,欲以鍊筋骨。

侧闻聘秦女,筐篚列圭璧。

好色而不淫,《国风》重有德。

所虑柔媚肠,恩爱渐相易。

一旦时势来,功业不得力。

天南隔万里,久矣无消息。

老亲望门闾,幼妹事絺绤。

愿言税归鞅,省觐聊促膝。

和风暖萱草,皎月理琴瑟。

形式: 古风

寄怀屈翁山客雁门(其二)

乘螭游不周,垠堮骋八荒。

在昔为灵均,君也今颉颃。

入秦纪山川,葱郁怀帝王。

想见登太华,天风吹衣裳。

三峰坠黄河,日月背后行。

瞻礼白帝宫,赋诗一百章。

英声流琴笙,古色当琥璜。

引手接天河,众星随低昂。

遥望赫运台,云气如牛羊。

矫首至再三,枉矢飞天狼。

感慨亦何为,宇宙原秕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养马行

贤王爱马如爱人,人与马并分王仁。

王乐养马忘苦辛,供给王马王之民。

马日龁水草百斤,大麦小麦十斗匀。

小豆大豆驿递频,马夜龁豆仍数巡。

马肥王喜王不嗔,马瘦王怒王扑人。

东山教场地广阔,筑厩养马凡千群。

北城马厩先鬼坟,马厩养马王官军。

城南马厩近大海,马爱饮水海水清。

西关马厩在城下,城下放马马散行。

城下空地多草生,马头食草马尾横。

王谕养马要得马性情,马来自边塞马不轻。

人有齿马,服以上刑。

白马王络以珠勒,黑马王络以紫缨,紫骝马以桃花名。

斑马缀玉锁,红马缀金铃。

王日数马,点养马丁,一马不见,王心不宁。

百姓乞为王马王不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