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诗八首(其五)

天工呈瑞足人心,平地今闻一尺深。

此为丰年报消息,满田何止万黄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大自然的神奇恩赐满足了人心,如今平地上竟有一尺深的吉祥迹象。
这是丰收年的好预兆,田野里岂止有万两黄金的收获。

注释

天工:自然的神奇力量。
呈瑞:显示吉祥。
足人心:使人感到满足。
平地:平常的土地。
一尺深:深度象征吉祥。
丰年报:丰收的预告。
满田:满地。
何止:岂止。
万黄金:极言丰富的收获。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雪诗八首》中的第五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丰富的雪花带来的喜悦景象。"天工呈瑞足人心,平地今闻一尺深"两句,生动地表达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好与惊喜,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雪花覆盖着广阔的大地,如同天上的工匠展示了他们的智慧与技艺。雪花轻柔而又厚重,一尺深的积雪让人感到既新奇又欣悦。

"此为丰年报消息,满田何止万黄金"两句,则将雪景比作丰收的象征,雪白如同金黄色的谷物,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饶岁月。这里的“丰年”指的是农业上的一种吉兆,即丰富的年份,意味着土地肥沃、粮食充足。而“满田何止万黄金”则是比喻之辞,将雪花覆盖的田野想象成堆积如山的金子,形容景色壮丽,财富无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将雪与丰年、金色的联想,表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与人类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雪诗八首(其六)

海风吹浪去无边,倏忽凝为万顷田。

五月凉尘渴人肺,不知价值几多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雪诗八首(其七)

高下横斜薄又浓,破窗疏户苦相攻。

莫言造物浑无意,好丑都来失旧容。

形式: 七言绝句

又两绝(其一)

江天惨淡物华新,四望漫漫起玉尘。

但怪长衢已盈尺,岂知闭户有高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又两绝(其二)

看雪宜临广路津,年年光景见长新。

不知滋液功多少,且慰东皋首种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