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丑奴儿》,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汪东。诗中描述了一本偶然在荒僻摊位上发现的书籍,尽管破旧不堪,但诗人视其为珍宝,认为价值胜过连城。书的内容似乎曾遭劫难,但诗人仍感叹其文字的价值被长久地尘封。接下来,诗人赞美了书中人物的机智与玩世不恭的态度,以及其言辞犀利如闪电,仿佛能让人看到一个鲜活的典型形象。最后,诗人以“箬帽棕鞋柳敬亭”作结,可能是在提及一位像柳敬亭(清代著名说书人)那样具有独特魅力的人物,通过他的形象强化了对这部书的赞赏。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稀世文献的珍视和对其所蕴含智慧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