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绩溪》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象。首句“落日衔孤嶂”以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夕阳缓缓沉入山峰之间的画面,富有诗意。接着,“行人到绩溪”,点出旅人的行踪,引出下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
“野桥通岸窄,茅屋隔林低”两句,通过“野桥”和“茅屋”的形象,展现出一条狭窄的乡间小路,以及隐藏在树林中的简朴民居,透露出一种宁静而质朴的田园风光。
“邑古民还聚,官清政不迷”则转向了对当地社会风貌的评价,赞美了绩溪虽历史悠久但民风淳朴,官员廉洁,政治清明。
最后,“小亭幽绝甚,足以慰羁栖”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小亭的喜爱,认为它身处幽静之中,是旅人暂时歇息、心灵得到慰藉的理想之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描绘了绩溪的自然景色,又揭示了其人文特色,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地方治理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