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皇后挽歌

象物行周礼,衣冠集汉都。

谁怜事虞舜,下里泣苍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大象遵循周朝礼仪行走,穿着华服聚集在汉朝都城。
有谁同情那侍奉虞舜的贤人,在苍梧之地下里哭泣。

注释

象物:指模仿古代礼制的仪式表演。
周礼:周朝的礼仪制度,此处泛指古代礼仪。
衣冠:指代穿戴整齐、有教养的人,这里指士大夫或贵族。
汉都:汉朝的首都,代表中原文化中心。
怜:同情。
事虞舜:侍奉虞舜,虞舜是古代圣王,此句比喻忠心侍奉明君。
下里:偏僻的地方,此指葬地苍梧。
苍梧:古地名,传说中舜帝的葬地,在今湖南境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宋之问的作品,名为《则天皇后挽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怀念之情。

"象物行周礼,衣冠集汉都。"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恢复古代礼仪、重振朝纲的场景。“象物”指的是按照周代的制度和礼节来治理国家,“衣冠”则是士族与官员的统称,这里“集汉都”表明着重文明之光辉,聚焦于汉朝的都城。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政治理想的向往。

"谁怜事虞舜,下里泣苍梧。" 这两句则流露出对远古圣君虞舜的哀伤之情。“谁怜”即是谁能够理解这种怀念,“事虞舜”表达了诗人对于那段历史的眷恋和不舍。而“下里泣苍梧”,这里的“下里”指的是古代的都城,可能是指虞舜时期的都城,“苍梧”则有荒凉之意,这里的“泣”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感伤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礼仪的怀念和对远古圣君的哀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在荆州重赴岭南

梦泽三秋日,苍梧一片云。

还将鹓鹭羽,重入鹧鸪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杨将军挽歌

亭寒照苦月,陇暗积愁云。

今日山门树,何处有将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咏省壁画鹤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河阳

昔日河阳县,氛氲香气多。

曹娘娇态尽,春树不堪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