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萍

锦鳞密砌不容针,只为根儿做不深。

曾与白云争水面,岂容明月下波心。

几番浪打应难灭,数阵风吹不复沉。

多少鱼龙藏在厎,渔翁无处下钩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的《咏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上浮萍的生长状态和其独特的生存环境。首先,诗人以“锦鳞密砌不容针”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浮萍密集覆盖水面的情景,如同织锦一般紧密,连一根针都难以穿插其中,展现了浮萍生命力的旺盛和密集程度之高。

接着,“只为根儿做不深”一句,巧妙地揭示了浮萍生长的限制因素——其根系并不深入泥土,而是仅在水面上漂浮,这既是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也是其生命力顽强的体现。浮萍虽不能深深扎根于土壤,却能凭借其独特的生存策略,在水面上繁衍生息。

“曾与白云争水面,岂容明月下波心。”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浮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浮萍仿佛与白云共同分享着水面的空间,又在月光下展现出自己的风姿,既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相映成趣,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存在感。

“几番浪打应难灭,数阵风吹不复沉。”这两句描述了浮萍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坚韧与适应能力。即使经历了多次的风浪冲击,浮萍依然能够保持其漂浮的状态,显示出其生命力的强大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最后,“多少鱼龙藏在厎,渔翁无处下钩寻。”这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浮萍作为隐蔽之所,为水中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同时也暗示了浮萍在渔翁眼中可能成为难以捕捉的目标,进一步丰富了浮萍的形象,使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植物形象,更成为了自然界中复杂生态关系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浮萍生长环境、生存策略以及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15)

阙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蒲剑

萍化芹香水国春,蒲抽铓锷剑光新。

不资淬砺能全德,常合雌雄若有神。

浴鹭忘情时振羽,潜蛟惧截欲存身。

江干森立非无意,待剖双鱼慰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草

无人种春草,随意发芳丛。

绿遍郊原外,青回远近中。

羃烟粘落絮,和雨衬残红。

不解王孙去,凄凄对晚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草茵

青葱初向烧痕分,陌上池边积渐殷。

风落繁英舒蜀锦,云连远岫蹙湘纹。

佳人斗巧披香径,狂客挥杯藉夕曛。

不待蛩吟秋露冷,閒眠先自惜芳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晓过横塘

半幅蒲帆九里汀,石湖秋水接天青。

舟人指点蘼芜外,一带青山是洞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