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虎头自食肉,何在识一丁。
五言纤巧诗,便叹当长城。
读书发早白,不读鬓晚青。
穷边物萧条,鸟雀下空庭。
虽亡好事者,勿废草玄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古意》(其一)。通过这短短的五言绝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
“虎头自食肉,何在识一丁。”这里,诗人以强悍的虎头比喻那些无所顾忌地吞噬民众财物的暴君或贪官。"何在识一丁"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残酷现实的无奈和愤慨,"一丁"在这里代表最微小的良心。
“五言纤巧诗,便叹当长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文学理想与抱负。"五言"指的是五言绝句这种诗歌形式,而"纤巧"则形容诗词的精致和艺术性。诗人自诩其诗如同伟大的长城,既有力量也有持久的意义。
“读书发早白,不读鬓晚青。”这里通过对比阅读与不阅读的后果,强调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早白”指的是头发在年轻时便变白,象征着通过勤奋学习而迅速积累知识和智慧;“晚青”则是形容因缺乏学问而导致精神衰老。
“穷边物萧条,鸟雀下空庭。”诗人以"穷边"描述一个荒凉偏远的地方,这里的景象萧瑟,是对现实世界的无情描绘。"鸟雀下空庭"则表现出一种孤寂和凄清之感。
“虽亡好事者,勿废草玄经。”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对于热爱学问的人来说,也不应该放弃对《易经》(玄经)的研习。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文学艺术、历史责任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认识。
不详
嗟来吐食死,漂母爱王孙。
等是乞怜人,一饱何足论。
东方老先生,笑傲忘至尊。
朔饥侏儒饱,且用长短分。
无分清浊流,杀尔投河伯。
无结死生交,一死生便隔。
模棱不失事,祸起分黑白。
百年过逆旅,今是长安客。
野人孤鹤姿,与云相伉俪。
百禽相和鸣,了不关鹤意。
彼美靓闺女,窥户欣客贵。
复有琴心挑,中夜驾车至。
词章灿星汉,市门甘涤器。
竟使谁病痟,野人却歔欷。
妙龄通籍金闺里,三美垂辉分鼎趾。
君恩至重论报难,烱烱臣心罄归美。
太山深根蟠厚地,嵩华连鳌隆国址。
黄河一曲一千里,初自昆崙荐繁祉。
龙马负出卜世图,玉敷万叶春有馀。
走问南箕天永久,莫计后天难老寿。
中和赓入颂声中,明堂布政知无穷。
当时五章寄天保,而今三祝增华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