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女寿真诗七章(其五)

矍铄太祖母,老病久床蓐。

诸姑玉笋立,心爱惟汝独。

汝心亦独亲,一日数问安。

以意伺所欲,趋侍恐不前。

天性积淳厚,即斯堪永年。

闾里尽扬诩,吾家有令娴。

使之等物化,平生余何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爱孙女的太祖母形象,展现了家庭中长辈对晚辈的深厚情感和关怀。诗中的“矍铄太祖母”形象生动,虽年老多病,仍心系孙女,每日询问其安好,用心揣摩孙女所需,生怕怠慢。这种至诚至真的亲情,体现了淳厚的天性和长幼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诸姑玉笋立”,形象地描绘了其他长辈恭敬站立的情景,而“心爱惟汝独”则强调了太祖母对孙女的特别喜爱。孙女也深知祖母的心意,每日问候,尽力满足祖母的需求,这份孝顺之情令人感动。

“以意伺所欲,趋侍恐不前”表现了孙女对祖母的细心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她总是设法满足祖母的愿望,生怕自己行动迟缓。这种孝行体现了孝道的精髓,即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对长辈的尊重与关爱。

“天性积淳厚,即斯堪永年”赞扬了太祖母的天性淳厚,认为正是这种品质使她能够长寿。这不仅是对太祖母个人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孝顺行为的肯定,认为孝顺能带来福泽和长寿。

最后,“闾里尽扬诩,吾家有令娴”表达了邻里间的赞誉,以及对太祖母美好品性的认可。这不仅是对太祖母个人的褒奖,也是对整个家族良好道德风尚的肯定。

“使之等物化,平生余何愆?”则是对太祖母离世的惋惜,以及对她在世时未能尽孝的遗憾。这句话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者应珍惜当下、及时行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的孝道精神,以及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护。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悼亡女寿真诗七章(其六)

文字不饱煖,岁月多别离。

入门见和适,出门亦安之?

兰帏照秋月,轧轧鸣素机。

亦有还道思,赖汝相慰怡。

邻儿得父爱,欢跃庭东墀。

傲汝汝辄妒,时问余归期。

余还更娇泣,索饼频呼饥。

风雪浩平原,昨归岁云莫。

汝来依我眠,絮语夜深诉。

犹恐汝身睡,让席不敢惊。

汝弟梦朝起,还作呼姊声。

汝姑年八龄,与汝齐肩行。

娟娟过花下,俏影骤疑汝。

搴帏一顾之,心黯复何语?

形式: 古风

悼亡女寿真诗七章(其七)

五尺桐棺青,零星旧衣帛。

草敛堂之隅,低月惨生白。

汝母汝祖母,泪乾气欲逆。

恋恋犹望生,绕汝抚汝额。

送蜕西郭门,星澹风刁骚。

盂饭饷邻鬼,野枳鸦犬嗥。

寸心罗万象,百年诀一朝。

百年诀一朝,魂弱汝谁依?

蓉冠荔为裳,上骖云虬飞。

游戏光碧堂,夙根焉可知?

形式: 古风

江上简刘朝元索画

云凝柳不动,水动似流云。

柳软燕难坐,水香鸥与薰。

短竿渔晒笠,横鬓女湔裙。

刘子画春好,当能画夕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芟乱竹

寻花怜蝶碍,扫叶厌童嗔。

斩尔葛藤扰,还君清净身。

从今延早月,倘可倚佳人。

好笋明年出,分篁去庇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