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云江宗师

羽人推转阿香车,童子穿松拾翠华。

天上赐衣沾雨露,山中诗锦织云霞。

瑶台紫气秋横剑,石室丹光夜走砂。

拟借茅君三白鹤,乘风骑到玉皇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仙般的画面,以羽人和童子为主角,展现了仙境中的神秘与华丽。"阿香车"象征着仙人的交通工具,"穿松拾翠华"则写出童子在松林中采集仙草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

"天上赐衣沾雨露"暗示了仙人所穿衣物的神圣与自然恩赐,"山中诗锦织云霞"则将诗人的才情比作云霞,赞美了宗师刘云江的文采如同山中仙境般绚丽。

"瑶台紫气秋横剑"描绘了仙人持剑的威仪,"石室丹光夜走砂"则描绘了修炼者的神秘夜间活动,暗含修行的艰辛与成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云江宗师的仰慕,希望借其仙鹤,一同飞升至天庭的玉皇家,寓意对宗师超凡境界的向往和敬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宗师的赞美,也是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崇尚。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白云答

使君抑何忙,宁不思故山。

茫茫天壤间,鸟倦犹知还。

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藓斑。

胡不赋归来,分子屋半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过嘉兴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

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

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

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

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

形式: 古风

芙蓉曲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

绛袍春浅护云暖,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形式: 古风

织女图

兰闺织锦秦川女,大姬哑哑弄机杼。

小姬织倦何所思,帘幕无人燕双语。

成都花发江水春,门前马嘶车辚辚。

髻鬟两珥看欲堕,蛾眉八字画不伸。

良人一去无消息,冰蚕吐丝成五色。

柔肠九曲细于丝,万缕春愁正如织。

绮窗睡起闻早莺,西楼月落金盘倾。

暖霞拂地海棠晓,香雪泼户梨花晴。

日长深院机声动,梭影穿花飞小凤。

水心惊起鸳鸯飞,花底不成胡蝶梦。

纤纤玉指柔且和,香钩小袜裁春罗。

满怀心事付流水,荡日云锦生层波。

佳人自古多命薄,风里杨花随处落。

岂知丑妇嫁田家,生则同衾死同椁。

君不闻长安市上花满枝,东家胡蝶西家飞。

笼中鹦鹉唤新主,门外侍儿更故衣。

又不闻田家妇,日扫春蚕宵织布。

催租县吏夜打门,荆钗布裙夫短裤。

我题此画三嗟吁,百年丑好皆虚无。

排云便欲叫阊阖,为我献上《豳风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