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龚翔麟的《绛都春·题耕客桃乡农词卷》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人以"蕉衫槿帽"起笔,形象地刻画出农夫朴素的装扮,暗示其与自然的亲近。"古水百折,花阴移棹"展现了农耕者沿着曲折溪流,乘舟穿行于花荫下的场景,富有诗意。
"八九点鸥,引入仙源"进一步渲染了田园的祥和与宁静,鸥鸟的加入增添了生机,仿佛引导着诗人进入仙境。"乞浆崔护今番到"引用唐代崔护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淳朴乡情的向往和探访。"重门深杳"则写出桃乡深处的隐秘,暗示了农耕生活的恬静与世隔绝。
"竹间杨外,红情不断,解迎人笑"描绘了竹林与杨树之间的美景,红色的花朵热烈绽放,仿佛在欢迎来访者,洋溢着喜悦之情。接下来,诗人赞美了农耕生活的简单与满足:"苔行莎坐",生活虽然简朴,却自得其乐。
"拓耕屋只在、云根石杪"描述了房屋建在山石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显得质朴而高雅。"桃娘"、"樱评柳"等词语则借用了桃树、樱桃和柳树的意象,表达了对田园风光的赞美。"收残黄垄獐牙稻"写的是丰收的景象,"秋矶蓑钓"则预示着闲适的渔猎生活。
最后,诗人以"醉眠船尾罾头,醒来月小"作结,描绘了农夫在船尾小憩,月光洒落,生活宁静而惬意的画面,流露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整体上,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