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鸟道萦孤嶂,潼函未足多。
马肥秋出猎,士饱夜闻歌。
杀气浮朱戟,寒光晃玉珂。
先声闻漠北,塞骑自投戈。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的壮阔景象与军事活动的紧张氛围。首句“鸟道萦孤嶂”,以“鸟道”喻指险峻的山路,环绕着孤独的山峰,营造出一种险要的地理环境。接着“潼函未足多”,通过对比,暗示此处的险峻远超一般,引人入胜。
“马肥秋出猎,士饱夜闻歌”两句,生动展现了边关军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马匹在秋日里健壮,士兵们在夜晚饱餐后传来歌声,既有生活气息,又透露出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士气高昂。
“杀气浮朱戟,寒光晃玉珂”则将笔触转向战场,朱红的戟上似乎弥漫着杀气,玉珂在寒光中闪烁,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同时也体现了武器的精美与战士的英勇。
最后,“先声闻漠北,塞骑自投戈”两句,点明了此地的军事威望远播,以至于敌军听到消息后便自行放下武器,显示出边关之地的威慑力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边关的壮丽景色、军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军事的紧张氛围,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意,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不详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谢病离天仗,山田自垦荒。
蛙声占水旱,鸡骨卜灾祥。
春酿黄柑美,晨羹紫蕨香。
閒居多乐事,洗砚写新章。
归来旴水上,花竹有馀欢。
种秫堪为酒,无愁胜作官。
知心元不易,经世亦良难。
风雨萧萧夜,茅庐卧正安。
茝石莺声滑,玄墀柳色新。
枯梢皆转绿,寒谷尽回春。
对酒承和景,鸣筝拂素尘。
自怜衰陋质,不得待芳辰。
高树阴云散,深宫暮景凉。
波添鸂鶒浴,风送芰荷香。
复道知天近,重城觉漏长。
祗愁新浴处,谁与试兰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