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寺送别崔提刑

湘江倾泻明河源,湘山来落如骏奔。

寻幽乘兴莫辞远,白云中有黄金园。

佛师无心法愈密,徒众先后陈卑尊。

甘泉喷洒仙籁爽,此身已觉超笼樊。

高堂却见山外水,古鉴磨开苍藓昏。

长城深锁万家富,老木自作千营屯。

两洲半没鲸鼓鬣,双崖斗起天为门。

沧溟不识几番变,石泐犹有涛淙痕。

茯苓愈大愈堪食,深锄但惜伤松根。

登高览物亦徒尔,秋色况是当离樽。

崔侯才思锐无敌,苍鹰得兔霜翎翻。

嗟余染翰愧复正,累句何足先行轩。

故人柄政坐东府,请君献策安黎元。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道林寺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湘江倾泻明河源,湘山来落如骏奔”以湘江和湘山的壮美景象开篇,展现出磅礴的自然风光。接着“寻幽乘兴莫辞远,白云中有黄金园”则表达了诗人探索未知、追求美好事物的决心。

“佛师无心法愈密,徒众先后陈卑尊”描绘了寺庙中僧侣修行的场景,体现了佛法的深邃与庄严。“甘泉喷洒仙籁爽,此身已觉超笼樊”则通过甘泉与仙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自由感。

“高堂却见山外水,古鉴磨开苍藓昏”描绘了寺庙内外的景致,既有高堂的宏伟,也有山外流水的宁静,以及古镜的沧桑。接下来“长城深锁万家富,老木自作千营屯”则以长城和老木的形象,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坚韧。

“两洲半没鲸鼓鬣,双崖斗起天为门”描绘了奇特的自然景观,两洲仿佛被鲸鱼的鼓鬣所覆盖,双崖直插云霄,如同天门。最后“沧溟不识几番变,石泐犹有涛淙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沧海桑田,但岩石上仍留有波涛的痕迹。

“茯苓愈大愈堪食,深锄但惜伤松根”则以茯苓的生长为例,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珍惜。接下来“登高览物亦徒尔,秋色况是当离樽”则是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感慨,即使登高望远,也难以摆脱离别的愁绪。

“崔侯才思锐无敌,苍鹰得兔霜翎翻”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如苍鹰捕获兔子般迅速而有力。最后“嗟余染翰愧复正,累句何足先行轩”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的诗句不足以与友人的才华相提并论。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道林寺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友情、自然、时间、才华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游石盆寺呈蒋殿院兼简余光禄

石盆古寺苍崖颠,断碑皴剥无人传。

其文仅识隐岩字,御史饱学能推研。

乃是郑董之别号,洛师易节来刺宣。

风流直欲继谢守,行春车马时联翩。

红粉行行杏花笑,旌幡烁烁雌霓悬。

松声飕飕杂箫鼓,薜围缭绕疑檀烟。

不知身世有轩冕,且将樽酒投林泉。

暂时乐事亦难遇,高文大字精磨镌。

可嗟榛棘一藏晦,清风零落三百年。

洎逢佳士始珍赏,洗涤尘垢邀神仙。

坐思往迹若梦寐,明河千丈倾辞源。

啼鸟至今不避客,上下啾聒两耳边。

山僧搆亭又高绝,群峰叶叶如青莲。

崔嵬宝塔挂落日,沆砀冰壶撑钓船。

余公胡为未尝到,美景若此宁弃捐。

请携吟笔窥造物,更向云中调管弦。

形式: 古风

凌敲台呈同游李察推

腊月欲尽春风来,壮士寻春上高台。

金乌慢飞光徘徊,照散冰霜天地开。

梅花披香柳烟袅,狂杀钱塘苏小小。

玉箫金笛鸣高楼,怅望传书落青鸟。

吾曹强饮三百杯,老去功名安在哉。

欲驾飞鱼入东海,王母为我倾金罍。

莲华变碧蟠桃熟,仙家四时应不速。

醉来拍手乘紫烟,游遍洞天三十六。

高歌杳渺春风里,我怀清澈西江水。

腐儒往往咍吾狂,犹幸扬雄作知已。

脱君身上蜀锦袍,解我腰下并州刀。

更沽美酒共君饮,不负今朝春思豪。

形式: 古风

凌敲台呈同游张兵部朱太守

江东使者武陵仙,姑孰太守南都贤。

同时文采耀场屋,今日宠荣分使权。

岁丰民乐官吏肃,登高望远开华筵。

凌敲古台压城北,天门牛渚遥相连。

六朝盛事竟何在,白云芳草空绵联。

黄鸟声酸落花雨,青蒲风送西江船。

鸟声缭乱帆影没,劝君莫负杯中物。

百岁荣华如转轮,一半光阴已仓卒。

宁须杂管弦,不必烦绮罗。

紫莼煮豉肥鲈鲙,更听江南贱士歌。

尧崩舜立天下治,庙室灵芝最为瑞。

岩穴自此无遗民,请把长戈铸农器。

功名来时如等闲,四皓去矣谁复还。

一朝攘臂揖太子,社稷不动安如山。

可笑屈夫子,憔悴长江滨。

欲将独醒换众醉,竟葬江鱼愁杀人。

古来得失既如此,今朝幸会青云士。

功成早晚归桃源,回首尘寰脱双屣。

形式: 古风

游道林寺呈运判蔡中允昆仲如晦用杜甫元韵

长沙城西湘水隅,道林古寺松门纡。

尝闻秀绝超五岳,果见气象吞重湖。

殿前衔花走白鹿,殿里沈烟焚玉炉。

何人塑出慈氏众,冠缨动活摇明珠。

高僧处处有遗迹,盘石坐禅龙虎俱。

唐人妙笔数欧沈,至今板上栖群乌。

五言七字又奇绝,此寺此堂天下无。

不缘薄宦岂能赏,勇往兼有儿孙扶。

贾生前席竟忧死,屈原怀沙终自诛。

投身及早卜幽隐,淡泊久乃胜甘腴。

云生岳峤月晦影,雨过橘洲猿夜呼。

细吟静境足自适,忠愤未合思捐躯。

趋玄饱读长者论,养真默合烟萝图。

千篇愧比老杜老,一节愿随孤竹孤。

况陪使者共游览,二谢弟昆真友于。

不知昔日杨常侍,何似今朝蔡大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