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梦蝶真人貌黄槁,篱落逢花须醉倒。

雅闻花光能画梅,更乞一枝洗烦恼。

扶持爱梅说道理,自许牛头参已早。

长眠橘洲风雨寒,今日梅开向谁好。

何况东坡成古丘,不复龙蛇看挥扫。

我向湖南更岭南,系船来近花光老。

叹息斯人不可见,喜我未学霜前草。

写尽南枝与北枝,更作千峰倚晴昊。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梦见化蝶真人的模样憔悴枯黄,篱笆边遇到花开定要沉醉其中。
听说花的光芒能描绘出梅花,还希望能得到一枝来洗涤心中的烦忧。
他喜爱梅花并借它讲道理,自认为对佛法已有深刻领悟。
在橘洲长久安睡经受风雨寒冷,如今梅花盛开,又有何人欣赏呢。
更何况东坡先生已成为历史尘埃,不再有他挥毫泼墨的豪情。
我从湖南到岭南,乘船而来只为接近这花光老者。
感叹这样的人再也见不到,庆幸我没有像霜前草般早早凋零。
我写下南枝和北枝的梅花,又绘出千座山峰倚靠晴空。

注释

黄槁:形容面容憔悴枯黄。
篱落:篱笆边。
醉倒:形容因欢喜而沉迷。
雅闻:传闻,听说。
洗烦恼:洗涤心中的烦忧。
扶持:支持,帮助。
牛头参:佛教术语,指深入理解佛法。
橘洲:地名,可能指长沙附近的橘子洲。
霜前草:比喻早凋的生命。
南枝:梅花的一侧枝条。
北枝:梅花的另一侧枝条。
晴昊:晴朗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题为《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诗中,诗人以梦蝶真人和雅闻花光两位国士为背景,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以及对花光赠予梅花以洗烦恼的感激之情。诗人感慨时光流转,东坡已逝,自己只能在湖南岭南之地欣赏花光的作品,感叹斯人不再,而自己也未如霜前草般凋零。最后,诗人借梅花和远山之景,寄托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并以绘画的方式追忆往昔。

诗中的“梦蝶真人貌黄槁”描绘了一位仙风道骨的人物形象,“篱落逢花须醉倒”则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雅闻花光能画梅”赞美了花光的绘画技艺,而“今日梅开向谁好”则寓含了对友人离世的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婉约与哀思。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补陀岩颂

脩罗身量等须弥,入藕丝孔逃追北。

补陀岩下不战人,八万魔军皆解甲。

形式: 七言绝句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末及之

君不见生不愿为牛后,宁为鸡口。

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

希价咸阳诸少年,可推令往挽令还。

俗学风波能自拔,我识廖侯眉宇间。

省庭无人与争长,主司得之如受赏。

东家一笑市尽倾,略无下蔡与阳城。

生珠之水砂砾润,生玉之山草木荣。

观君词章亦如此,谅知躬行有君子。

更约探囊阅旧文,蛛丝灯花助我喜。

贤乐堂前竹影斑,好鸟自语莫令弹。

北邻著作相劳苦,整驾谒子邀同攀。

应烦下榻煮茶药,坐待月轮衔屋山。

形式: 古风

辛酉憩刀坑口

群山黛新染,蒙气寒郁郁。

扫除迎将家,下簟脱巾袜。

南北舍小棠,况可清烦暍。

鸟声废书眠,聊以休吏卒。

竹鸡苦唤人,觉坐观法窟。

无外同一家,惟己非万物。

清波两鸳鸯,善游且能没。

惊人相追飞,甚念失其匹。

舂锄貌閒暇,羡鱼情至骨。

广道策坚良,熙熙集于菀。

烂额始论功,傥能谋曲突。

形式: 古风

迎醇甫夫妇

陈甥归约柳青初,麦陇纤纤忽可锄。

望子从来非一日,因人略不寄双鱼。

园中鸟语劝沽酒,窗下日长宜读书。

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僮稚割生刍。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