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其九)

九饮浑忘披翠蓑,圣明恩厚复如何。

酿成四海合欢酒,欲共苍生同醉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圣明君主深厚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与百姓共享欢乐、同醉歌颂的心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

“九饮浑忘披翠蓑”,诗人以“九饮”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在多次宴饮中忘却了穿戴翠色蓑衣的场景,暗示了君主恩泽之深厚,让人心情愉悦,无须顾及日常琐事。这里的“翠蓑”可能象征着诗人的身份或某种外在的束缚,在享受君主恩惠的宴饮中得以暂时忘却,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快乐。

“圣明恩厚复如何”,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赞叹和感激之情。“圣明”一词既是对君主品德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君主英明统治的肯定。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君主给予的恩惠之深重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君主治理国家能力的高度信任。

“酿成四海合欢酒,欲共苍生同醉歌”,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天下百姓共同分享这份欢乐,一同沉浸在美酒之中,高歌庆祝的心愿。这里,“四海合欢酒”象征着君主恩泽遍及四方,百姓共享太平盛世的景象;“苍生”则代表了广大的民众,诗人渴望与他们一同庆祝,体现了深厚的民本思想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君主恩泽的感激、对国家繁荣的期待以及对民众幸福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

收录诗词(93)

杨继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 字:仲芳
  • 号:椒山
  • 籍贯: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
  • 生卒年:1516年-1555年

相关古诗词

题残菊

万树红芳带露残,独怜黄菊对霜看。

东君不与花为主,一任西风落砌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见山(其一)

云穿石榻丹书湿,亭枕泉崖白昼闲。

樽酒相看浑不厌,知君原是见真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见山(其二)

万里风烟何日尽,百年宇宙几人闲。

春来应有桃千树,休认天台作故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见山(其三)

市朝自有武陵趣,一息无心一息闲。

得意不须登华岳,樽前卷石亦青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