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同城楼次威宁伯韵

水落阴山万里秋,题诗我独后登楼。

天连瀚海云常惨,风起龙沙客自愁。

报主不妨先士卒,防边奚必晋公侯。

书生开口征夫笑,塞草苍苍紫涧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大同城楼上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思绪。首句“水落阴山万里秋”,以“水落”暗示季节变换,渲染出秋季的肃杀氛围,而“阴山万里秋”则勾勒出辽阔的北方景象,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

接着,“题诗我独后登楼”一句,点明了诗人独自在城楼上题诗的情景,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暗示了他与众不同的思考深度和情感体验。

“天连瀚海云常惨,风起龙沙客自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景象,瀚海的云彩常常显得阴郁,风起时,龙沙之地的旅人自然会感到忧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含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报主不妨先士卒,防边奚必晋公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责任的理解。他认为,报效国家不必等待高位,即使是在基层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样,守卫边疆也不一定要成为显赫的公侯,关键在于尽职尽责。

最后,“书生开口征夫笑,塞草苍苍紫涧流。”这两句通过对比书生与征夫的言行,展现了不同身份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书生或许因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被征夫嘲笑,但塞外的草木依旧苍翠,涧水依然流淌,象征着自然的恒常与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忠诚与责任、以及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09)

王云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太医院使仲惟馨致仕

长安卧病只斯须,苦忆丘园或谓迂。

烟月又看归北老,云霄还自有双雏。

晓来车马谁能却,春尽风花我亦酤。

天下疮痍待公手,不须踪迹遍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喜雪和吴逊之韵

木杪风声乍报严,已从云罅落疏檐。

真成月色夜当户,误喜杨花春扑帘。

客馁要逢贤令起,民贫亟向有秋占。

吟喉不惯烹羔味,一嚼清寒去手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趋朝

仙侣群趋佩有声,楼西钟鼓曙光鸣。

赤墀初识班中地,彩仗常迷问后名。

宫阙远随天势起,山龙高射日华明。

小臣身入唐虞国,白发葵心敢负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谒元世祖庙

走傍城西一径斜,偶瞻遗像起长嗟。

漏馀古庙多生草,秃尽疏槐不住鸦。

四海共知人有主,中原谁遣宋无家。

欲将绝笔传尼父,书法须当破五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