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四首(其四)

霸王弑义帝,汉祖诛元勋。

君臣道既绝,可得全其身。

平生固不同,毕竟同一死。

不知垓下剑,何似淮南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程敏政的《咏史十四首(其四)》,主要通过历史事件——项羽弑杀义帝和刘邦诛杀功臣,来探讨君臣关系与个人命运的主题。首句以“霸王弑义帝”暗示项羽背弃道义,次句“汉祖诛元勋”则揭示刘邦对功臣的猜忌和清算。诗人指出,在这样的乱世背景下,君臣之间的忠诚与信任荡然无存,个人安全难保。

接下来,“君臣道既绝,可得全其身”表达了对人臣命运的哀叹,即使如项羽和刘邦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无法逃脱最终的死亡结局。“平生固不同,毕竟同一死”进一步强调了无论生前如何不同,最终的命运归宿相同,都难以逃脱死亡的宿命。

最后两句“不知垓下剑,何似淮南矢”,借项羽在垓下的乌江自刎和淮南王英布被射杀的典故,对比两人的死亡方式,暗示了同样的悲剧结局,不论是以剑自裁还是被箭所杀,都是无法逃避的宿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镜,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人性、权力和命运的沉思。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四首(其五)

王陵在汉军,母伏剑于楚。

赵苞守渔阳,母作鲜卑虏。

二子皆名臣,忍独遗其母。

忠孝有偏重,贤者当自处。

我爱徐元直,翩然别新主。

形式: 古风

咏史十四首(其六)

大狱考巫蛊,穷兵击狂胡。

壮心一朝悔,刚断今古无。

轮台诏西极,望苑起后湖。

朝歌罔怪者,社稷终为墟。

形式: 古风

咏史十四首(其七)

世祖中兴主,手拯三纲颓。

温温东海王,废弃同草莱。

子房致园绮,国本无惊猜。

乃知隆准公,决断何雄哉。

邓侯奉朝请,严生归钓台。

高光可并驾,史论空喧豗。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咏史十四首(其八)

孔明讨汉贼,凛凛三代师。

广厦既已倾,一木安可支。

想象鞠躬志,惨澹风云姿。

亦有王将军,举义何孜孜。

伐陈奉孱主,百折无回辞。

嗟哉古烈士,万世同一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