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儿行

打虎儿,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楼。

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

飗飗黑风吹草根,乘风攫人谁敢撄?

小儿不识虎,疑是狐与狸。

陡然见虎衔父肢,咆哮草际风来吹。

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

三尺童子五尺杙,凭空击去著虎臆。

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

禹州太守呼小儿,予之以帛饱以糜。

予时在署识儿面,披发跳掷真儿嬉。

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牙作虎势。

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

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昧其故。

禹州太守省得知,是时小儿知有父。

男儿七尺纵复横,争名攫利万里行。

高堂存没总不问,那肯舍命恋所生?

我所思,打虎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十一岁的小儿在汴梁禹州朱家楼附近与猛虎搏斗的场景。故事发生在深林之中,一只斑斓猛虎出没,威胁到父子的安危。小儿误以为是狐狸或狸猫,但当看到老虎叼走父亲时,他勇敢地拿起木桩,奋力一击,打中了老虎的心脏。老虎受惊逃走,父亲得以脱险。禹州太守闻讯后,对小儿的英勇行为赞赏有加,给予奖赏。

诗中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了小儿的机智和勇气,以及他对父亲深深的爱。诗人毛奇龄借此表达了对普通百姓子弟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英雄气概的赞美。同时,也对比了那些只顾追求名利而不顾亲情的人,批评他们缺乏真正的勇气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生动,情节紧张,富有教育意义。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陈州村人或赋上阳白发人者毛甡过闻而感焉

河南河北不种麻,上阳宫中无好花。

玉沟流水载花出,从此宫墙不能八。

宛丘东路桑落村,漂流近在村东园。

黄门持鹞晚归寂,公主望乡朝负暄。

西山盗贼走春电。花落重飞旧巢燕。

舞鹭翻垂篽宿衣,沤麻添作西宫线。

金舆入蜀未得归,道傍不用伤蛾眉。

《上阳白发》谁家赋,能使傍人双泪垂。

形式: 古风

登白鹭洲值施使君留萧江有怀

石阳城边白鹭洲,萋萋碧草环洲流。

层楼百尺俯寒潦,有客独登楼上愁。

楼前寂历众山暮,万里江流自来去。

天半横吹赣浦帆,云中恍辨虔阳树。

我来眺望九日余,芳洲犹采红茱萸。

遥山不断故乡雁,沿流时羡清江鱼。

故人乘兴久舒啸,千载南楼鲜同调。

看月宁分佐史床,临风空著参军帽。

相思渺渺萦素波,秋花开映波中螺。

凭栏欲作《登楼赋》,不见夫君奈若何。

形式: 古风

姜尧招登香炉峰绝顶同姜十七廷梧商二徵说

秋山崒嵂海日红,浮晖倒映金芙蓉。

苍崖负杖招羽客,携我直上香炉峰。

枫林黄叶下幽壑,杖底风吹草衣薄。

石屋高看洞鸟翻,横梁斜度山花落。

秋空望海海色飞,赤城万里烟霏霏。

越王台上青烽起,夏后祠前白雁稀。

玉函金简探难得,况蹈岖嵚未曾息。

北谷空标承露台,南还竟负凌风翼。

苍崖四顾意气开,吹笙跨鹤真仙才。

何年乞汝盈箱药,共俟安期海上来。

形式: 古风

同王徵士听杨太常弹琴篇

成连入海不复返,人间尚有雍门周。

呼天抢地抱焦木,一鼓再弹双泪流。

晋侯清徵召祲禬,杨氏宫亡失行在。

五音升降得丧殊,何事民流角声败。

萧郎左卫本戎伍,能定明堂五行舞。

谁怜故器抱殷遗,遽使新声写淇浦。

开元供奉烧尾琴,上皇赐比双南琛。

梨园既散海青死,但留箧底空沈吟。

当年大合驾象辂,尚对皇娥鼓瑶素。

鼎湖龙去竟不还,自抱乌号哭晨昏暮。

毛甡家畜潞国弦,诸王颁在崇祯年。

欲遗太常共搏拊,天涯修阻思茫然。

从今《大雅》日淫漫,莫遣风流使中断。

他日相逢袁孝尼,愿得先传《广陵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