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愁

木落叶声干,西风起暮寒。

愁来天宇仄,物尽草庐宽。

晚膳因贫减,衰颜怕镜看。

胸中无限事,一例上眉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遣愁》由清代诗人丁元照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生活境遇的交织。

首句“木落叶声干”,以秋日落叶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寂静而萧瑟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西风起暮寒”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冷的感觉,西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寒冷,也似乎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愁来天宇仄,物尽草庐宽。”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内心的愁绪与外界的广阔天地相对比,表达了诗人面对愁绪时的无力感和对自由空间的渴望。同时,“物尽草庐宽”也暗含了对简陋生活的接受与自我安慰。

“晚膳因贫减,衰颜怕镜看。”这两句直抒胸臆,描述了诗人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衰老的恐惧。晚膳的减少反映了物质条件的匮乏,而“衰颜怕镜看”则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和对自我形象的担忧。

最后,“胸中无限事,一例上眉端。”这句诗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浓缩在“无限事”之中,这些无法言说的思绪和困扰最终化为了眉头的紧锁,形象地展示了愁绪的沉重与难以排解。

整体而言,《遣愁》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自我反思,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

丁元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祇陀寺寻倪高士遗迹

寻幽不觉远,一径入深林。

杰阁凌霄汉,奇松阅古今。

钟传天外响,诗到上方吟。

独倚危栏坐,悠然见道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菱湖庐家庄晚眺

石桥通曲港,三两聚人家。

树密知村近,溪环觉路遐。

吴绵明似雪,越女艳于花。

薄暮聊吟眺,山山隐晚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追和松风阁唱和诗原韵

为爱烟霞弃鼎钟,觚棱旭日忆曈昽。

碧山诗社留遗老,青史儒林仰大宗。

前度登朝资典礼,几人转漕似司农。

吟坛逸兴犹堪想,半夜风号万壑松。

形式: 七言律诗

自述书怀

耻将师友附公卿,异姓何曾结弟兄。

九日重围频草檄,几番荐牍谢登名。

文章谊烈钱刀贱,游侠风高道学轻。

壮不如人今老矣,求荣终觉负生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