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其十四)

皇矣彼上帝,赫赫敷明威。

四序舒以惨,中有玄妙机。

烛龙跃天门,一朝景光回。

昔为霜下草,今为日中葵。

稽首沐罔极,欲报难为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崇高的语气赞美了上帝的威严和宇宙间的秩序。"皇矣彼上帝,赫赫敷明威",开篇即展现出对至高神祇的敬畏之情。四季的更替,"四序舒以惨",被描绘为上帝智慧的体现,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法则的玄妙。"烛龙跃天门,一朝景光回",运用神话中的烛龙形象,象征光明的到来,表明即使在困境中,也期待着希望的曙光。

诗人通过自身的转变,"昔为霜下草,今为日中葵",表达了从逆境到新生的感慨,表明坚韧不屈的精神。最后两句"稽首沐罔极,欲报难为词",表达了对神恩的深深感激,但又觉得任何言语都无法充分表达心中的敬意,流露出一种谦卑而深沉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对神的崇拜、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个人的际遇感怀,展现了李梦阳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其十五)

明月出东方,徒行反家室。

室人走相讯,问我何由出。

明知非梦寐,欲辩仍自失。

喜极双涕零,转面各衔恤。

垂镫照缃卷,浮埃满朱瑟。

愁言卒未倾,忽复见晨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其十六)

鸣镳踰广陌,执简谒彤闱。

道逢相识问,倏如远行归。

虎拜阁门下,龙颜霁晨辉。

二后邈以诏,吾皇嗣其徽。

从谏如转九,旁求炳先几。

令闻洽四国,寿与南山齐。

形式: 古风

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其十七)

臣本草野士,弱冠承恩私。

黾勉簪绂间,低回赧容姿。

直湍寡回波,劲木无弱枝。

天运不易测,物情谅如斯。

修涂方浩浩,驾言赴前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离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时阉瑾知劾章出我手矫旨收诣诏狱(其一)

采采河边兰,鲤鱼何盘盘。

念我同胞人,诀绝摧心肝。

事变在须臾,浮云逝无端。

临发路踟躇,谁敢前为言。

原鸰杭高声,我行何时还。

十步九回头,泪下如流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