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汪居士

参禅悟道染泥沙,见佛与祖生冤家。

破尘破的栽荆棘,壁立万仞有誵讹。

也大差,也大差,一刀两段,火里莲花。

十分无伎俩,处处有生涯。

形式: 古风

翻译

参禅修行却陷入世俗纷扰,见到佛祖反而成了仇家。
试图突破尘世却只种下荆棘,高墙万仞中隐藏着谬误。
这差别太大了,太不寻常,就像一刀切开,莲花在火焰中盛开。
我毫无办法,生活却无处不在。

注释

参禅:佛教修行。
悟道:理解人生真理。
染:沾染。
泥沙:比喻世俗纷扰。
见佛:遇见佛祖。
祖:祖师。
冤家:敌人或对立面。
破尘:冲破尘世。
栽荆棘:种植困难和阻碍。
壁立万仞:形容极高峻的墙壁。
誵讹:错误或偏差。
也大差:非常不同寻常。
火里莲花:比喻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纯洁。
十分无伎俩:毫无办法或计策。
处处有生涯:生活中充满各种经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崇岳所作的《示汪居士》,以禅宗修行的视角,表达了对世俗观念和佛法理解的独到见解。首句“参禅悟道染泥沙”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被世俗的纷扰所沾染,如同陷入泥沙之中。接着,“见佛与祖生冤家”暗示了在寻求佛法真谛时,可能会与传统的教诲产生冲突,仿佛成了对立面。

“破尘破的栽荆棘”形象地比喻修行之路充满艰难险阻,如同在荒野中开辟道路,布满荆棘。“壁立万仞有誵讹”进一步强调了佛法高深莫测,即使是高墙般的障碍,也可能存在误解和偏差。

诗人感叹“也大差,也大差”,表示这种困境和偏差实在不小。然而,他并未放弃,反而以“一刀两断,火里莲花”来象征突破困境的决心,即使在烈火中也能保持清净如莲的心境。

最后两句“十分无伎俩,处处有生涯”揭示出,虽然修行之路看似无计可施,但其实生活的每一处都蕴含着佛法的启示,体现了禅宗的随缘自在和生活即修行的理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释崇岳对禅修体验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洞察。

收录诗词(250)

释崇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二~一二○二),俗姓吴。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 号:松源
  •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示智弼礼混源塔

相逢不相识,去后空相忆。

灵骨撒长江,清风有何极极识,滔滔浪里休寻觅。

形式: 古风

兴密

密在汝边,诸法亦然。一举两得,无党无偏。

赵州八百个中玄,箕裘事业尤堪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师肇首座请赞

这个汉,太愚痴。一句子,佛不知。临济老,客作儿。

四天下,更有谁。拟开口,劈胸椎。

肇首座,莫学伊,学伊彼此落便宜。

形式: 押[支]韵

师警维那请赞

冤有头,债有主。鳖鼻蛇,白额虎。

活捉生擒,当阳直举,发机须是千钧弩。

形式: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