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亭拜方正学先生像

宗臣遗像在,对越孝陵云。

周礼难为国,姬公竟负君。

龙蛇迷旷野,日月在孤坟。

莫问三杨事,忠良道各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木末亭拜方正学先生像》。诗中通过对方正学先生的追思与缅怀,表达了对忠诚与良知的颂扬。

首句“宗臣遗像在”,点出拜祭的对象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形象犹存。接着“对越孝陵云”一句,描绘了拜祭者面对方正学先生遗像时的肃穆场景,仿佛能感受到云天之上的敬仰之情。

“周礼难为国,姬公竟负君”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周朝的礼制难以实现国家治理,姬公(可能指周朝的某位君主)最终辜负了人民的期望。这里暗含对现实政治的批评,同时也对历史上的忠臣楷模方正学先生表示了敬意。

“龙蛇迷旷野,日月在孤坟”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庄重的画面,方正学先生的墓地被自然环境包围,象征着他的精神如同龙蛇般坚韧不屈,即使在孤独的坟墓中,依然能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如同日月一般永恒照耀。

最后,“莫问三杨事,忠良道各分”一句,既是对方正学先生个人事迹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上其他忠良之士的赞许。它提醒人们,不必过分关注个人的成败得失,重要的是坚守忠良之道,为正义和真理而奋斗。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忠诚与良知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寄龚柴丈

我有罗浮月,长悬四百峰。

期君来玉涧,拂石听霜钟。

五色麻姑鸟,千年啸父松。

相依当岁宴,不复寄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灵谷探梅(其一)

往日园陵畔,千株间白云。

芳馨灵谷寺,灌溉羽林军。

乱点钟山翠,争衔麋鹿群。

高皇多手泽,如雪日氤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灵谷探梅(其二)

见说钟山麓,当年万树斜。

谁将辽海雪,来折汉陵花。

冷月含边笛,阴风散暮鸦。

数枝当辇路,不忍吐瑶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灵谷探梅(其三)

几树傍朝阳,犹承日月光。

白头宫监在,攀折荐高皇。

上苑樱桃尽,华林苜蓿长。

春风空有意,先到独龙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