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万里图

我昔奉敕辞金阙,西下巴川持使节。

仙槎二月出龙河,万里春风掉晴雪。

吴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过峨眉亭。

锦袍不见李供奉,白云遮断三山青。

烟芜涨绿知何地,白鸟双双没淮树。

片帆风满疾如飞,矫首惊看溯流去。

大孤小孤横雪波,匡庐五老青嵯峨。

九江秀色叹奇绝,半空飞瀑悬银河。

推篷竟日闲吟倚,瞬息舟移洞庭水。

君山如黛压中流,十二烟鬟镜光里。

好山远自峨眉来,潇湘练明天际开。

疑峰九点落空翠,重华孤坟安在哉。

武昌地转多遗迹,隔岸鸟鸣瞻赤壁。

烟焰旌旗魏武兵,纶巾羽扇周郎策。

扶醉曾登黄鹤楼,汉阳城对鹦鹉洲。

即从鄂渚棹明月,溯流直上窥荆州。

夷陵山势多重叠,楚树蛮云远相接。

欲向夔城入锦城,还于巴峡穿巫峡。

神女峰前路欲迷,瞿塘滟滪闻猿啼。

五溪越尽见雪岭,但见鸟道青天低。

万里桥西看立马,足迹经游半天下。

愧无草檄拟相如,笑掷橐金轻陆贾。

今年诏许临丹丘,梦中往往惊羁愁。

江山谁写入图画,眼中历历如经游。

岸巾一览发长啸,满襟爽气高堂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方孝孺的《江山万里图》描绘了诗人奉命出使西川的壮丽旅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展现了从巴川到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壮丽江山。诗人乘船顺流而下,途经峨眉亭、九江、武昌赤壁、黄鹤楼等地,领略了长江三峡的险峻与秀美,以及夷陵、巫峡的神秘与深远。最后,诗人感慨万千,虽未能如相如草檄、陆贾轻财,但心中对江山美景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整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将万里江山的壮丽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题王叔明墨竹为郑叔度赋

吴下王蒙艺且文,吴兴赵公之外孙。

黄尘飘荡今白发,典刑远矣风流存。

华亭米芾称善画,每观蒙画必叹诧。

谓言妙处逼古人,世俗相传倍增价。

昔年夜到南屏山,高堂素壁五月寒。

壁间举目见修竹,烟雨冥漠蛟龙蟠。

呼童秉烛久不寐,细看醉墨王蒙字。

固知蒙也好天趣,画师岂解知其意。

分枝缀叶人所知,要外枝叶求神奇。

天机贵足不贵似,此事不可传诸师。

麟溪郑君好奇士,爱画犹能赏其趣。

呜呼世间作者非不多,郑君甚少可奈何。

形式: 古风

送刘士端归括苍

忆昔高皇定华夏,海内遘屯龙战野。

帏幄谋谟三数公,君家中丞最潇洒。

舳舻十万捣虚来,帆樯蔽空声吼雷。

从容决策扫强寇,手扶日月沧溟开。

盗犯洪都突彭蠡,炮石星流湖水沸。

御舟阁河诸将哗,神箭穿颅逆酋毙。

是时中丞谋略精,指挥英杰江南平。

掀髯抚掌谈世事,天子称善群臣惊。

寰区混一定勋赏,铁券金符颁土壤。

中丞独擅翊赞功,赐号每为诸伯长。

青田宰木三十年。高皇仙驭亦宾天。

国初故老尚谁在,几人事业图凌烟。

忽见闻孙三叹息,秀目疏髯遗像逼。

拟树丰碑墓道边,欲请天朝重褒锡。

至尊含笑问近臣,先帝功臣今有孙。

胡为拂衣入山去,旰食未敢忘君恩。

海内只今无盗贼,幽州兴兵恼邦国。

庙堂谋议岂无人,我怀中丞泪沾臆。

呜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卿今是谁。

九原招公倘可作,为解四海苍生危。

形式: 古风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其一)

盛德闻中夏,黎民望彼苍。

少留临宇宙,未必愧成康。

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

神游思下土,经国意难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懿文皇太子挽诗十章(其二)

文华端国本,潜泽被寰区。

云绕星辰剑,春回造化炉。变通周典礼,宽太汉?模。

厌世嗟何早,苍生泪欲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