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行

不辨干将与莫耶,仗之使我心无邪。

光芒紫气射牛斗,知音今不乏张华。

百鍊精刚欧冶手,一仗尚能清九有。

有时阴霭天地昏,匣中飞电金蛇走。

切玉如泥未足珍,终当化去乌足神。

愿与朱云斩邪佞,岂甘埋没延平津。

莫道承平便无用,长使奸雄毛骨竦。

上决浮云日月明,疾视羞为一夫勇。

形式: 古风

翻译

难以分辨干将与莫邪剑,它让我内心坦荡无邪。
剑光紫气直冲牛斗星,当今世上仍有张华那样的知音。
经过百炼的精钢出自欧冶子之手,一出鞘就能澄清九天大地。
有时阴云密布天地昏暗,剑匣中跃动的电光似金蛇狂舞。
即使切玉如泥也不算珍贵,最终它会化为乌有,何足称神。
我愿像朱云那样斩除邪恶,岂甘心被埋没在延平津的平凡之中。
别以为太平盛世就无用武之地,它总让奸邪之人胆寒。
它高悬天空,如同日月驱散浮云,疾视邪恶,不屑于只为一人之勇。

注释

干将:古代名剑。
心无邪:内心纯洁无杂念。
知音:理解并欣赏的人。
张华:西晋文学家,以识鉴闻名。
清九有:澄清天下。
阴霭:阴云。
金蛇走:形容剑光闪烁。
化去:消失。
乌足神:不足为神。
朱云:汉代直言敢谏的官员。
延平津:地名,此处象征平凡生活。
承平:太平盛世。
奸雄:阴险狡诈之人。
浮云:比喻困难或障碍。
疾视:迅速而严厉地看。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剑行》,作者陈长方是宋代文人。诗中以古剑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首句“不辨干将与莫耶”,借古剑名将干将、莫邪象征宝剑的锋利与来历不明,暗示剑的神秘力量。次句“仗之使我心无邪”,表达了剑不仅是武器,更是诗人内心正直的象征。

“光芒紫气射牛斗”描绘剑的光彩照人,如同紫气东来,直冲天际,显示出其非凡的气势。“知音今不乏张华”则引用张华识剑的典故,表达对识得真英雄的期待。

“百炼精刚欧冶手”赞美剑经过千锤百炼,出自名匠欧冶子之手,具有坚韧的品质。“一仗尚能清九有”则强调剑在关键时刻能荡涤世间不正之气,维护公正。

“有时阴霭天地昏,匣中飞电金蛇走”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剑在暗淡时刻也能发出耀眼光芒,犹如金蛇飞舞。

“切玉如泥未足珍,终当化去乌足神”表明剑真正的价值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质形态,它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神韵。

“愿与朱云斩邪佞,岂甘埋没延平津”表达了诗人渴望像朱云那样,以剑除奸佞,不甘于被埋没,有志于施展抱负。

最后两句“莫道承平便无用,长使奸雄毛骨竦”强调即使在太平盛世,剑仍有其威慑作用,让邪恶之人胆寒。“上决浮云日月明,疾视羞为一夫勇”则进一步升华主题,剑的使命是揭示真相,明辨是非,而非仅为个人勇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剑寓言,寄寓了诗人对正义、忠诚和勇气的崇尚,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期盼。

收录诗词(56)

陈长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边公明尽屏荤茹因成古风约叔度良佐周翰同赋公明学佛而不专意性理故及之

君不见何曾万钱不下箸,一食淋漓污刀俎。

又不见王济春醪人抱瓮,盈缶蒸豚渍人乳。

百年光景电画水,口腹何须事如许。

夫君景德公侯家,鸣钟列鼎相矜誇。

奈何乌帽嵌岩底,栽松艺菊餐烟霞。

年来删薙到口腹,不待闻韶便忘肉。

前身知是永禅师,想似当年房相国。

庖厨渐远世缘轻,定水泓澄久更明。

蒲团好究风幡句,率陀未是公归处。

一日还家不移步,方信今吾了非故。

作诗相贺杂苦语,爱人以德吾非据。

形式: 古风

问学有感

閒花乱蕊竞红青,谁信风光不系停。

问此果能知逝者,便须触处尽相应。

形式: 七言绝句

张子房

子房非汉臣,悯世为一起。

借力用沛公,东西唯所指。

注措岂因黄石书,出处非由赤松子。

博浪沙中击祖龙,欲报君仇遑恤己。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李卫公赞

虬须天人世不有,两河股裂群凶手。

健儿谁复知大家,养子朝朝饮牛酒。

庙堂坐论赞皇公,三镇便同牛马走。

濯手为雨噫为风,斡旋六合臂运肘。

奇章器仅等罍樽,公人中龙彼犬豚。

数百年来号牛李,气塞不堪今重论。

感时念古寸心切,更觉会昌勋业尊。

未应精爽焄蒿尽,试哦楚些招断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