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从北固山前去,云水苍茫日向西。
今夜渡江何处宿,杨花落尽子规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与旅途中凄美景象的画面。首句“人从北固山前去”,点明了行人的出发地,北固山作为背景,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云水苍茫日向西”一句,通过苍茫的云水和即将落下的夕阳,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今夜渡江何处宿”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未知的夜晚,行人在江上航行,心中充满了对今晚住宿地点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旅途的神秘感和期待感。最后,“杨花落尽子规啼”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杨花飘落象征着季节的更替或生命的短暂,而子规鸟的啼鸣则增添了几分哀愁和孤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情感饱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思绪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东风吹园杂花开,不忍虚掷委黄埃。
且来相就饮一斗,渐老逢春能几回。
布素平生友,如公乃达人。
相逢临远水,累岁望清尘。
万语难穷意,三杯且混真。
鹏鹪各飞举,同是未归身。
百丈卷河滨,相欢席上人。
香飘清近水,歌动净无尘。
良会诚难必,开怀好任真。
心期在他日,湖海共閒身。
两篇藻思敌青春,开拨尘昏向此身。
道旧悠悠言易感,论心炯炯谊还亲。
光阴似毂何难转,事物如环且谩循。
白雪调高知寡和,强歌徒愧郢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