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守岁薰炉永,迎年煦律回。
仙人收腊去,木帝送春来。
桂伴阴蟾隐,梅冲艳雪开。
平明喧寿宴,柏叶奉欢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除夕之夜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息和对新年的期待。
首句“守岁薰炉永”,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炉火旁守岁的场景,炉火的温暖象征着家庭团聚的温馨与长久的希望。接着,“迎年煦律回”则表达了迎接新年到来的喜悦之情,春风拂面,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仙人收腊去,木帝送春来”两句,运用了神话与自然的元素,将时间的更替描绘得既神秘又充满仪式感。“仙人”与“木帝”分别代表了旧年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腊月的离去与春天的到来,寓意着旧事物的终结与新生活的开始。
“桂伴阴蟾隐,梅冲艳雪开”描绘了除夕之夜的自然景观,桂花与梅花在月光与雪花的映衬下更加美丽,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象征着美好与纯洁。桂花隐于月影之中,梅树在雪中绽放,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最后,“平明喧寿宴,柏叶奉欢杯”则展示了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在热闹的寿宴上举杯庆祝,共享欢乐的时光。柏叶作为传统饮品,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除夕之夜的温馨、喜悦与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不详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介族生螭蚌,杯形肖陇禽。
曾经良匠手,见爱主人心。
置在金樽侧,来从珠水浔。
愿为仁者寿,再拜莫辞深。
汉籞春来早,光风近太清。
花深迷玉漏,雾远失金茎。
夹道青松密,周阿碧树生。
回瞻葱郁气,遥覆九重城。
乘秋寻远壑,偶到幽人家。
浊醪酿秫米,香饭炊胡麻。
微径扪萝茑,高峰弄云霞。
餐和殆忘返,落景半规斜。
宿雨澄纷幕,高霞冠远岑。
青莲护水色,翠竹结村阴。
雪浪鱼跳藻,风簧鸟啭林。
峭帆天末起,撩动五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