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王廷相所作的《寄价夫》。诗人以“念汝词林彦”开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接下来的“时清兴不疏”,则展现了在和平时期,诗人与友人虽身处不同岗位,但内心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保持着对学问和事业的热忱。
“讲筵回大道,直馆校残书”两句,描绘了友人在学术上的追求与成就,无论是作为讲席上的导师,还是在图书馆中校订书籍,都体现了其对知识的严谨态度和对学问的执着精神。
“台候神仙上,鸾仪梦寐馀”则进一步展现了友人的理想追求和高尚情操。将友人比作神仙,暗示其道德品质之高洁;而“鸾仪”则象征着友人优雅的风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即使在梦寐之中,也难以忘怀。
最后,“岷江东入海,何处觅双鱼”以自然景象作结,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岷江之水东流至海,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而“何处觅双鱼”则暗含着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希望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相聚,如同双鱼重逢于江海之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